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发布时间:2022年2月17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13日
作者:辛弃疾  文章ID:59129  浏览:

【原文】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凤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此词为作者离开扬州溯江上行,途中抒怀作品。杨济翁:即杨炎正,宋代词人。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点明题目中的“江行”,由江行沿途所见山水引发回忆,蕴含着久别重逢之慨。
    B.“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说的是要探山川之胜,就要攀登,穿坏几双木屐也无妨,写出词人对胜景的喜爱之情。
    C.“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一句,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
    D.“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旧,由人及己,意言北伐之事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2)“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一句,写“梦中”所行,有何独特的表达效果?
    (3)下片中“英雄事,曹刘敌”一句写的是三国鼎立时代的故事,其中的“英雄指三国时期的孙权。辛弃疾多次在词作中歌咏孙权,初中所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高中所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都提到了孙权,请简要分析为何辛弃疾如此推崇孙权?

【参考答案】
    (1)B.“词人对胜景的喜爱之情”错。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作者化用《世说新语》的典故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表面上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
    (2)“梦中行遍”是虚写的手法,以虚衬实,(表达多年来在现实中词人雄心壮志未能实现的寂寞与愁苦。
    (3)①孙权年少有为,功业盖世。对英雄孙权的推崇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他一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渴望成就一番功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②讽谏南宋王朝。同为统治者,面对战争,决断不同,以此讽谏南宋王朝统治者的怯懦苟安。
    【白话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 下一篇:流觞之水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