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闻琴

作者:孙氏  文章ID:59455  浏览:

【原文】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问题】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
    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B(2分)(“拟人”应为“比喻”)D(3分)(“急促”应为“悠远”)
    15.答案: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②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
  •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 【推荐文章】

  •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原文】 临江仙 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原文】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淡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

  • 暮春归故山草堂

    【原文】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 蝶恋花·送春

    【原文】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

  • 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①丛一...

  • 感旧

    【原文】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

  • 【最新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 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联合国设立它的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 赵莹,字元辉,华阴人也。父居晦,为农。莹风
  • 清明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 9.“【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人生
  • 风流人物虽然伴随着历史的泥沙沉积于记忆的河
  • 高科技污染
  •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
  • 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但华丽好
  • 翻墙
  • 永不道别
  •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