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大雁

发布时间:2022年2月26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刘长春  文章ID:59535  浏览:

【原文】
    大雁
    刘长春
    (1)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2)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3)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4)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5)秋天的时候,溪流变的更加潺谖。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6)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泣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声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7)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8)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9)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的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二”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10)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11)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12)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13)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14)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15)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16)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日“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一
    (17)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18)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有改动)

【问题】
    17、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3分)
    18、(6)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9、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文段9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    】
    (2)文段10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    】
    20、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3分)
    21、“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以此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7.喜悦;无奈(苦恼);悲伤(痛苦)。
    18.“怦然”是因为大雁飞过的场面十分壮观;“肃然”是因为群雁飞鸣所奏响的充斥天地间“如九天飘散的音乐”而心生敬意。
    19.(1)远离自然,只能从书本上而不是身边感受到自然之美。
    (2)喧嚣的环境,枯竭的溪流,树林的消失,甚至猎人的残害等生存困境所带来的种种感受。
    20.文章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如:①三十年前溪流清澈,水面阔大,树林茂盛,雁群齐飞;三十年后,溪流干涸,树林消失,大雁远离。②“我”惊叹过雁群飞过的壮观场面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佳美景,而儿子只能从书本上知道这些。
    21.天空寂寞,是说大雁不再飞过;人寂寞是说人们虽然建设了“落雁公园“,却再也无法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孩子只能从书本上认识雁阵。作者以此昭示我们:人类过度伤害自然,其实是在自残和自毁,我门只有学会珍惜大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用此句结尾,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同时留下了无限的思绪,引人深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山房春事 登崖州城作
  • 下一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