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

发布时间:2022年3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9739  浏览:

【原文】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岁大旱,廷弼行部金州,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及至广宁,逾三日,大书白牌,封剑,使使往斩之。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神。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督学南畿,严明有声。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四十七年,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廷弼之初抵辽也,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继命佥事阎鸣泰,至虎皮驿恸哭而返。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入。时兵燹后,数百里无人迹,廷弼祭诸死事者而哭之。遂耀兵奉集,相度形势而还。所至招流移,缮守具,分置士马,由是人心复固。
    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当是时,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御史冯三元劾延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诏下廷议。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而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朝议允廷弼去,以袁应泰代。廷弼乃上疏求勘。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末言:“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廷弼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廷弼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帝以廷弼力保危城,仍议起用。
    (节选自《明史·列传·熊廷弼》)

【问题】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    遗:遗失
    B.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勘:调查
    C.总兵贺世贤以近敌沮之    沮:阻止
    D.及童蒙还奏,备陈廷弼功状    备:详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熊廷弼“有胆知兵”和“物情不甚附”的一组是
    A.①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②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
    B.①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②令佥事韩原善往抚沈阳,惮不肯行。
    C.①廷弼曰:“冰雪满地,敌不料我来。”鼓吹人。②给事中魏应嘉复劾之。
    D.①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②帝从之,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往。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廷弼巡按辽东期间,执法严明,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
    B.熊廷弼安抚辽东时竭力保全城市,深受百姓爱戴。
    C.熊廷弼性情刚强、意气用事,不屈服于人,多次被人弹劾
    D.皇上派人调查后认定了熊廷弼的罪责,允许他戴罪立功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4分)
    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
    (2)翻译。(6分)
    ①廷弼乃躬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复乘雪夜赴抚顺。(3分)
    译文:
    ②谓数十万生灵皆廷弼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A
    9.C
    10.D(原文没有认定罪责、戴罪立功的意思)
    11.(1)(4分)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划对1个“/”给1分)
    (2)①(3分)熊廷弼就亲自巡行视察,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趁雪天连夜赶赴抚顺。(1句1分)
    ②(3分)(土人和百姓)讲几十万人命都是熊廷弼一个人所保全的,他的罪名怎么可以轻率论定?(第1句2分,第2句1分).
    【参考译文】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成为进士,授官保定推官,升御史。
    三十六年巡按辽东。这一年大旱,熊廷弼巡察金州,在城隍神前祷告,约定七天后下雨,不下雨就毁它的庙。等到了广宁,过期三天,在白牌上郑重书写文告,封好宝剑,派使者前去斩城隍。未到,风雷大作,大雨如注,辽人把他当作神。在辽数年,杜绝馈送礼物,核实军用物资,考察弹劾将吏,不作无原则的宽容,法度和纲纪大为振作。
    在南畿督察学政,严明有声誉。因为杖责打死生员的事情,与巡按御史荆养乔互相上奏攻击。荆养乔呈递引罪自责的辞呈而离去,熊廷弼也听候审讯而回家。
    四十七年,朝廷议论因为熊廷弼熟悉边防事务,起用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安抚辽东。熊廷弼初到辽,令佥事韩原善去安抚沈阳,韩原善害怕不肯去。接着命令佥事阎呜泰去,到虎皮驿痛哭而返。熊延弼就亲自巡行视察,从虎皮驿抵达沈阳,再乘雪连夜赶赴抚顺。总兵贺世贤以接近敌人劝阻他,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不会料到我来。”演奏军乐而入。当时在战火之后,数百里没有人迹,熊廷弼吊祭很多死于战事的人并为他们哭泣。于是在奉集炫耀兵威,测量地形地势而回。所到之处招集流亡移民,修理边防器具,安排布置人马,由此人心重又稳固。
    熊廷弼身高七尺,有胆量知晓军事,善于左右开弓射箭。自从巡按辽就提出防守边境的意见,到这时主张防御更加坚定。然而性情刚强意气用事,喜好谩骂,不屈服于人,舆论因为这个缘故不太支持他。
    当时,光宗驾崩,熹宗刚登位,朝廷上正多事,而对边疆的议论兴起。御史冯三元弹劾熊廷弼没有谋略的事八件,欺君的事三件,说不罢免他,辽必然保不住。诏令交朝廷议论。熊廷弼愤怒,上疏抗争极力争辩,并且请求罢职。御史张修德再弹劾他破坏辽阳。熊廷弼更加愤怒,再次上疏自己表白,说;“辽已转危为安,臣却由生到死。”于是交还尚方宝剑,极力请求罢免离去。给事中魏应嘉又弹劾他。朝廷议论准许熊廷弼离去,由袁应泰代替。熊廷弼就上疏请求调查。皇上听从了,任命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前往。等到童蒙回来上奏,详细陈述熊廷弼立功的情况,最后说:“臣进入辽时,士人和老百姓哭泣着诉说,讲数十万人命都是熊廷弼一个人所保全的,他的罪名怎。么可以轻率论定?只是熊廷弼受皇上知遇最深,薄河的战斗,敌人进攻沈阳,他策马奔救,多么壮烈;等到看见官兵疲弱,他匆忙请求退职回家,将把皇上的恩典置放在什么地位。熊廷弼的功绩在保存辽,微小的辛劳虽然有可以记述的;罪在背负皇上,从大义上讲实在不能逃脱罪贵。这样就是罪大于功了。”皇上认为熊廷弼竭力保全处于危险的城市,仍议定起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从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开始,乡土小说就显赫的登上了高雅文坛。
  • 下一篇:[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