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李商隐《重有感》赏析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0244  浏览:

【原文】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②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释】
    ①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大和九年(835)唐王朝内部发生“甘露之变”,一些官员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族灭株连者千余人。宦官盘踞禁宫,挟制皇帝。
    ②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开城元年(836),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指斥宦官,表示要“以死清君侧”,宦官仇士良等警惕畏惧,有所收敛。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唐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等人,在唐文宗李昂暗中支持下,诈称左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使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等宦官前去观看,企图趁机消灭宦官集团,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史称“甘露之变”。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是说,主将的营帐和军中的大旗都占据了上游的有利地形;国家正处于危难关头,理应与君主共忧患。以“须”字点名刘从谏有分担君主之忧的责任。同时也不无暗含着自己愿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思想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颔联是说,窦融请求出兵的朝折已从关右上奏,陶侃的军队应该进逼石头城了。颔联用“已”赞美刘从谏的上表,用“宜”感叹其应该进军而不进军的行为。首联是写想法,而此联则通过描写行动来解释“如此分忧”。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感慨和忧虑。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这两句是说既然没有蛟龙为失水而忧愁的道理,故绝没有刚猛的鹰隼能搏击于萧瑟的秋空。第三联将皇帝受宦官挟持的既成事实用反问的句式说出,感慨刘从谏不过成为高秋展翅的鹰隼,其中含有反激刘从谏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图。这里诗人用了“激将法”,以蛟龙不愁失水,高秋展翅的鹰隼来激励劝勉刘从谏不要再犹豫,积极进军,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这两句是说朝廷上下,从早到晚一片号哭声,乃至于神人陷入悲痛之中;什么时候才能把被宦官盘踞的禁宫收复,举国上下化悲为喜呢?尾联用“早晚”二字,于热望中透露出诗人的期待。这种期待的表达更是与前面相呼应。把被宦官盘踞的禁宫收复,举国上下化悲为喜也只有通过刘从谏的果断进军,为国效力了。再次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关于幸福的作文素材
  • 下一篇: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论题阐述】 奋斗 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为了目标去努力行动。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很大...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海王星上为什么风暴不断

    在我们的心目中,风暴多起源于太阳的热力:阳光使大气和海水受热,造成空气对流而刮...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最新文章】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 陶渊明《答庞参军》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 垃圾分类的作文素材
  • 如何写作文——一次奇特的比赛(想象作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自人格,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人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人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叙事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景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今天我来画美景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写好日记之斑斓校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