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重有感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李商隐  文章ID:60247  浏览:

【原文】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②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
    ①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大和九年(835)唐王朝内部发生“甘露之变”,一些官员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族灭株连者千余人。宦官盘踞禁宫,挟制皇帝。
    ②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开城元年(836),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指斥宦官,表示要“以死清君侧”,宦官仇士良等警惕畏惧,有所收敛。

【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和主张,请从诗中概括。(3分)
    (2)试赏析本诗颈联的修辞手法及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①担忧国家命运
    ②暗含自己愿为朝廷分忧解难
    ③主张采取军事行动,铲除阉党
    ④对刘从谏不积极进军的不满与失望
    ⑤迫切希望能铲除宦官专政,恢复宫阙及皇权(任中答到3点即可,每点1分)
    (2)(任答其中一种即可,手法、举例、效果各1分)
    ①比喻。
    “蛟龙愁失水”比喻皇帝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
    “鹰隼与高秋”比喻朝廷将领奋起反击宦官。
    委婉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积极进军的主张
    ②反问、反语。
    前句“岂有”,是说眼下的事实根本不应出现,表达了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句“更无”是说理应出现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深切的忧愤和失望。
    ③对仗。
    讲求对仗精工是李商隐律诗的特点,用词、意象严密精切,
    如“蛟龙”“鹰隼”,“岂有”“更无”,锤炼照应,颇有追慕杜律沉郁顿挫的风格。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唐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等人,在唐文宗李昂暗中支持下,诈称左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使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等宦官前去观看,企图趁机消灭宦官集团,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史称“甘露之变”。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是说,主将的营帐和军中的大旗都占据了上游的有利地形;国家正处于危难关头,理应与君主共忧患。以“须”字点名刘从谏有分担君主之忧的责任。同时也不无暗含着自己愿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思想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颔联是说,窦融请求出兵的朝折已从关右上奏,陶侃的军队应该进逼石头城了。颔联用“已”赞美刘从谏的上表,用“宜”感叹其应该进军而不进军的行为。首联是写想法,而此联则通过描写行动来解释“如此分忧”。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感慨和忧虑。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这两句是说既然没有蛟龙为失水而忧愁的道理,故绝没有刚猛的鹰隼能搏击于萧瑟的秋空。第三联将皇帝受宦官挟持的既成事实用反问的句式说出,感慨刘从谏不过成为高秋展翅的鹰隼,其中含有反激刘从谏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图。这里诗人用了“激将法”,以蛟龙不愁失水,高秋展翅的鹰隼来激励劝勉刘从谏不要再犹豫,积极进军,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这两句是说朝廷上下,从早到晚一片号哭声,乃至于神人陷入悲痛之中;什么时候才能把被宦官盘踞的禁宫收复,举国上下化悲为喜呢?尾联用“早晚”二字,于热望中透露出诗人的期待。这种期待的表达更是与前面相呼应。把被宦官盘踞的禁宫收复,举国上下化悲为喜也只有通过刘从谏的果断进军,为国效力了。再次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日知录》序
  • 下一篇:色调的哲学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