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偶成二首(其二)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邓肃  文章ID:60606  浏览:

【原文】
    偶成二首(其二)
    邓肃①
    梦破南窗袅水沉,卧看素壁挂瑶琴。
    丝丝细雨晚烟合,阁阁鸣蛙蔓草深。
    但得瓮边眠吏部②,不妨跨下辱淮阴。
    何时楼上登晴景,一醉聊舒万里心。
    【注】①邓肃(1091-1132):北宋诗人,徽宗宣和年间,国家内忧外患,东南仍贡花石纲,他曾赋诗职责守令“搜求扰民”,因而被斥。本诗作于被黜家居之后。②瓮边眠吏部:“毕卓,晋新蔡人,大兴末为吏部郎,性嗜酒”。邻宅酿熟,卓至其瓮间盗饮,为掌酒者所缚,明晨视之乃毕吏部,即解缚与主人共饮瓮侧。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写作者从睡梦中醒来,“卧看”南窗上沉香烟篆袅袅盘旋,瑶琴悬挂墙壁,重在写出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和与琴相伴的雅致情趣。
    B.颔联写门外细雨如丝,晚烟四合,塘边草际,阁阁蚁呜,营造出阴沉迷蒙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纷乱压抑的心境。
    C.颈联借“瓮边眠吏”的典故,写诗人期望像毕卓那样尽兴豪饮,表达出对官场的厌弃之情以及自找排解的心思。
    D.前两联写眼前门外景色,是实写;后两联感慨身世,是盛写。全诗运思造境,写出了一个被贬官员的复杂心绪。
    E.诗歌写楼上晴景,突破现实的阴郁迷茫,显出开阅舒朗之象,体现了宋人诗歌造诣深永的特点。
    15.诗家评论本诗“闲中见志,骨气劲?”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4.AC
    15.①作者闲居孤寂,却“卧看”“瑶琴”,体现了诗人渴求知音,心志难弃的心理。②“瓮边眠吏”,一醉舒心,表现了诗人对大气洒脱,豪放,劲健个性的肯定与追求,③“不妨胯下辱”,含蓄表达作者不惜屈身励志求大用的心愿,④登楼赏晴,志在万里,是作者胸怀天下的表现,格调昂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家彦,字开美,天启二年进士。擢刑科给事中,闽海盗刘香扰郡邑
  • 下一篇: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