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6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1167  浏览:

【原文】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二公盖相得欢甚,皆自以为莫及。遂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故君实为《景仁传》。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其可以辞!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度,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子三人,长曰鎡,终陇城令。次日锴,终卫尉守丞。公其季也。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曰:“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还朝与公俱。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时故相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由是名动场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又请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陈饥,公至三日,发库廪三万贯石,以贷不及奏,监司绳之急,公上书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陈人至今思之。年六十三,以本官致仕。
    元丰初,公已属疾,乐秦三日而薨。讣闻,辍视朝一日,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节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删改)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为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B.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邦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C.公不背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上簿/铁满/擢起居舍人
    D.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谌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廊庙,廊,指殿下屋;庙,即太庙。古代国事必先在廊庙进行谋划,故后以廊庙指代朝廷。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为冲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礼仪规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C.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第,科第,科举考中叫及第,未考中为落第。
    D.翰林,官名,唐朝开始设胃,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草发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镇才华出众,处事淡然。他考中进士,被礼部列为第一名;在唱第之时按惯例自陈便可进入上等,而他却不肯这样做。
    B.范镇心怀百姓,直言敢谏。百姓困顿疲惫,他上疏君王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模,以减轻百姓负担。
    C.范镇秉持正义,客观公正。他认为陈执中学问不高,能力不够,应对当时的混乱局面担责,但反对借家事对其加以弹劾。
    D.范镇德行高标,名动当世。他是熙宁、元丰年间的士大夫公认的贤者;他去世后,君王停止处理朝政一天,并厚加追赠。
    13.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4分)
    译文:【    】
    (2)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4分)
    译文:【    】
    14.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0.C
    11.D(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
    12.B(不是一半,而是按照开国以来的中间数目核定人数。)
    13.(1)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鎰,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范鏃就把范镇推荐给他。(每句1分,共4分)
    (2)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每句2分,共4分)
    14.①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②苏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③受范镇后人请求。(每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熙宁、元丰年间,士大夫谈论天下贤能的人,一定会谈到司马光、范景仁。他们的道德和风度,完全可以作当代人的表率。他们二位相处非常愉快,都自认为不能够比得上对方。于是约定互相作传记,后死的一个就为对方的坟墓写墓志。所以司马光写了《景仁传》。我有幸能够和他们二位交往,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比较详尽。如今范景仁的坟墓,他的子孙都认为司马光去世以后,除了您谁能够写墓志呢?况且您是我们父亲的好朋友,怎么可以推辞呢?
    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父亲名叫范度,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范鎡,在陇城令任上去世。次子名叫范锴,在卫尉寺丞任上去世。公是他的小儿子。
    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鎡,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范鎡就把范镇推荐给他。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说:“范老大恐怕不能长寿,他们家小儿子是朝廷中人。”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有人问薛奎去到蜀地有什么收获,他说:“得到一个卓越的人,会凭借文章学问在当世扬名。”当时以前的宰相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一时间名气极大,见到范公很是赞赏他,宋祁和他结为平民朋友。因此他的名气震动科举考场,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按照惯例,在朝廷宣唱进士及第次序时超过三个人,那么礼部排名第一的人一定要越过等级高声为自己陈述,于是会提升到第一等级。范公不愿意为自己说话,到第七十九个人才出列拜谢,然后退回到班列中,没有说一句话,朝廷上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他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任期满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
    范公上奏章谈论百姓财力困顿疲惫,请求估算一下开国以来官吏军人的数量,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为固定的规模。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又请求停止焚烧锦缎丝绸、埋葬珠宝玉器的墓葬行为来缓解国家用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攻击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独范公只看别人的主要方面,忽略细微的地方。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谈论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才能。
    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阳不调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盛行,官司诉讼到处都是,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罪责。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京担任陈州知州。陈州闹饥荒,范公到来三天,就打开府库和粮仓拿出三万贯钱三万石粮食,因为贷借给灾民来不及上奏,主管官员急切地要治他的罪,范公上奏章弹劾自己,皇上下诏原谅了他。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贷借出去的钱粮全部还清,陈州百姓到现在都怀念他。年龄六十三岁时,在这个官位上退休。
    元丰初年,范公已经疾病缠身,音乐吹奏了三天后死去。讣告传到朝廷,皇上停止处理朝政一天,追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叫忠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往事的酒杯
  • 下一篇: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