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游灵岩山

发布时间:2022年5月9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高启  文章ID:61553  浏览:

【原文】
    游灵岩山
    高启(明)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问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说灵岩山特异于苏州诸山。吴城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峰联岭属”之中,灵岩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也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
    B.作者着重描述灵岩山以吴王夫差及西施诸古迹著名,以山上台、轩、阁可以四周远眺“虚明动荡”称胜,并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给予正面描述与称道。
    C.最后借饶介“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发挥议论: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
    D.作者在《游灵岩记》的写景、记事,以及议论之中,以“浅陋”的姿态自居,以明褒实贬的笔法,寄寓比喻,文中巧妙地表现了自己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3分)
    (2)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4分)

【参考答案】
    16、D(适:恰巧,恰好)
    17、B(以,连词,表目的)(A表承接/表转折。C连词,于是/介词,趁着。D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18、B(对灵岩山本身的景物并未给予正面描述与称道)
    19、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
    20、(1)这才知道对于这座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的,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译出大意给1分,“为”表判断给1分“著”译为“明白”给1分
    (2)像我这样知识浅薄的人,也能与他们一样有所得,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译出大意给1分,“若”译为“像”给一分“陋”译为“浅薄”给1分,“顾”译为“难道”给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
  • 下一篇:白门感旧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