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个诗人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2年5月30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迈克·弗洛里安  文章ID:62295  浏览:

【原文】
    一个诗人的生命
    [加拿大]迈克·弗洛里安
    建筑物的大片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砖和白色的墙体。窗户上连玻璃也没有。三月的雨一直下着,地面上积了一个个小水坑。很久以前战斗刚打响时村民们就离开了这个名叫罗斯多夫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二十所小房子、一座东正教教室、一口井和几条泥泞的小道。一百公里之内几乎看不到人。
    有两个俘虏坐在泥地里,低头盯着自己的膝盖。因为他们的其中一只手被一根粗粗的绳子和旁边站着的伙伴的手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所以不得不举着它。
    一百米开外处,一个黑衣女人站在一辆马车后面默默地看着他们。那匹没有上套的马背风立着,长长的马尾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女人把马拴在村中央的一口老井的手柄上,朝这群俘虏走来。
    获胜的一方的十个士兵和他们的队长全身也都被雨淋透了,制服上沾着泥水和血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佩戴手枪,有些人端的是左轮手枪,还有几个人的身边放着步枪。队长的左肩上缝着一块黄色肩章。右肩上的衣服被撕破了,露出了光光的皮肤和血淋淋的伤口。这个孤单的黑衣女人朝他走来。
    队长几天前就注意到她了,她牵着马车,远远地站着。
    “同志,”女人走到队长身边用俄语喊道。队长吃惊地看着她,发现她并不漂亮。她上身穿着黑罩衫,脚上是一双平底宽靴子。一只靴子的前头被磨破了,露出了乌黑的指甲和弯曲的脚趾头。她的两只手共用一只手套,抵御着冰冷的雨水的袭击。她的头上顶着一块破布,眼睛和她的靴子一样黑,四周有深深的黑眼圈。
    “就是那个人,”她指着其中一个俘虏说,“他不属于他们的队伍,我要把他带回家。我已经把马牵来了。他不会给你们惹麻烦的。”
    队长低头看看她的靴子,转过身对他的士兵们说,“准备列队。”
    “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她又重复了一遍,“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俄国人,和我一样,是我的丈夫。”
    队长没有搭理这个女人,而是把背对着她对他手下的士兵说,“站好队,每个人瞄准一个人头。”
    “我已经跟踪你们五天了,他真的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他是一个诗人。”她用俄语说。
    队长仍然没有转过身来,他的士兵们排成了一行。
    这个阵势把女人吓坏了。她看着她的丈夫,那一排被绳子连在一起的人中的倒数第二个。他站在那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倚着墙的人。他的两只手臂被旁边的或坐或躺的人直直地朝下扯着。有些俘虏在抽泣,有些在祈祷,还有几个也像他丈夫一样沉默地站着。
    她用一种被克制的急促腔调说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奥地利语、斯洛伐克语等等,甚至尝试了俄语和捷克语。当她用斯洛伐克语说“他和他们不是一伙的”时,似乎看到队长动了一下,因此她就继续用那种语言说:“那个人两边的队伍都帮。他没有枪,只是给两边的伤员们提供药品和酒。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正当他在那边的队伍里时被你们的人抓到了,是运气不好。同志,他不是你们的敌人。”
    队长仍然背对着他坐着。女人不敢接近他或碰他。她继续说:“他救了很多你们的人,也救了很多你们的敌人。他就像一个傻瓜一样带着酒不顾一切地穿越前线去救那些伤员。当他的马被一颗地雷炸死之后,他就跑着去那儿。”
    “我跟着他翻过一座座高山。他想阻止杀戮和死亡,这个傻瓜。他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士兵。看,这里有他写的诗。”她轻轻地挪到队长跟前,把一摞写满字的纸放在他身边的泥地上,纸上有不知是被雨水还是被泪水冲出的一道道水渍。
    队长站起来走开了,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了泥地里。【他走向那个人——女人的诗人,她的爱人,丈夫,傻瓜,她的生命。】他从枪套里拔出左轮手枪,命令他的士兵们站在每个俘虏的身后照着他的样子做。
    当他发布枪决令的时候,黑衣女人目击了这一幕情景。但是她的眼里只有队长、队长手里的枪以及她的丈夫。当蓝色的硝烟在一片血淋淋的尸体上方飘浮的时候,她的男人……
    (选自《译林》2012年第6期,有删改)

【问题】
    11.概括小说首段环境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4分)
    12.简析“女人”的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14.分析作者把俘虏的身份安排为“诗人”的深意。(4分)
    15.根据语境,用一句话在文末省略号处补写出小说结局,并说明补写理由。(5分)
    补写小说结局:她的男人【    】。
    补写理由:【    】。

【参考答案】
    11.环境特点:破败、阴冷、荒凉。作用:为全文营造悲凉、压抑的氛围,突出战争的巨大破坏性。
    评分标准:共4分。较准确答出环境特点“破败”、“阴冷”、“荒凉”中一点,得1分,最多得2分;较准确答出“营造悲凉氛围”、“突出战争破坏性”中一方面,得1分。
    12.①丰富小说内容,正是女人的叙述,让读者了解了诗人及女人的故事。②塑造女人形象,女人的语言表现了她当时恐惧、焦急的心情,展现其勇敢、执着的一面。如答出以下内容,也算正确:③影响故事结局,改变诗人被枪毙的命运。(这样答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作品结尾“光明”;如果学生认为诗人还是会被枪毙,那么女人的话对故事结局就没有“作用”)。④从侧面衬托队长冷酷(或“外冷内热”)形象。如有其他合理看法,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共4分。较准确答出一点意思,得2分;只提出观点如“丰富小说内容”,没有结合小说进行说明,得1分。
    13.用名词罗列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释女人心目中的男人;说明他在她心目中是有才华、爱好和平、天真的人,他对她极为重要。
    评分标准:共3分。说出“名词罗列”(或“短句排列”或“名词性短句并列”等)句式特点或“不同角度解释”意思,得1分;能比较准确地说出这句话包含的“他的特点”、“他对她的重要性”,各计1分。
    14.“诗人”才会有文中这么“傻”、“天真”的行为,符合作者情节安排的需要;“诗人”代表着理想、才华等美好事物,能和战争、死亡等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战争毁灭一切美好的残酷、罪恶。
    评分标准:共4分。较准确答出“情节需要”或“突显主题”意思,各得2分。
    15.“倒下去死了”。因为从上文情节看,队长对女人的话根本就无动于衷,比如“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泥地里”等描写。无论怎样的哀求,在战争中都是苍白无力;无论怎样的美好,在战争中都可以“一枪击毙”,这样的结局更能突出战争反人道、反人性的一面,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或者:“却没有被枪毙”。因为从上文情节看,队长虽然一言不发,但很可能已被女人的话打动,“几天前就注意到她”、“吃惊地”、“动了一下”都可以看出。小说这样处理,能给作品增添亮色,给读者留下希望,说明战争虽然罪恶,但爱情的力量依然伟大,人性的光辉没有泯灭。
    评分标准:共5分。合乎语境地补写出结局,得1分;能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展开合理分析,得2分;能较准确答出这样补写对主旨的作用,得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
  • 下一篇: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