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天上有一只鹰

发布时间:2022年6月1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修祥明  文章ID:62408  浏览:

【原文】
    天上有一只鹰
    修祥明
    春日的天极为幽蓝高远。春天的风像是从一个睡熟的女人嘴里吹出来的,徐徐的,暖暖的。
    村头的屋山下,坐着一双老汉,一位姓朱,一位姓钟。【两人皆年过8旬,在村里的辈分最高,且都满腹经纶,极得村里人的信任和敬重。】
    日头升到半空就有些懒了。时间过得好像慢了半拍。朱老汉和钟老汉把见面的话叙过后,就像堆在那里的两团肉一样没言没声,只顾没命地抽烟,没命地晒太阳。
    天上飞来了一只鹰。不知什么时候飞来的。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只是极高极高。
    那鹰看上去极为老到。它的双翅笔直伸展开,并不做丝毫的扇动,且能静在半空动也不动,像生了根,像星星那样牢靠地悬在天上。功夫!
    朱老汉先看见了那只鹰。他瞅了钟老汉一眼。他为他的发现很得意很骄傲。七老八十了,没想到还能看到那么高处的鹰。七窍连心,眼睛好使,人就还没有老。朱老汉心里欢喜得要死,表现出的却是很沉稳的样子。毕竟是走过来的人了。
    “鹰!”
    钟老汉正往烟锅里装着烟,玉石烟锅在荷包里没命地搅和着,好像总也装不满似的。
    “天上有一只鹰!”
    钟老汉将烟锅从荷包里掏出,用大拇指头按着,然后鼓着腮帮点上了火。白白的烟从他的鼻孔喷出——不是喷,好像是流出来的那么温温柔柔。
    “你聋了?”朱老汉火了,用牙咬着烟袋嘴喝斥老钟。
    “你的眼瞎!”钟老汉猛地吼出了这么一声。他瞪了瞪朱老汉,却不去看那鹰,好像那鹰他早就看见了,比朱老汉还早。其实他是现在才瞅见天上那飞物的。
    “那是鹰?”钟老汉也斜一眼朱老汉。
    朱老汉高擎的脑袋一下子变成个木瓜。他扭头再瞅瞅天上,还是呆。
    “不是鹰,是什么?”他反问。
    钟老汉哼哼鼻子。
    “不是鹰,能飞那么高?”
    钟老汉撇撇嘴。
    “不是鹰,你说是什么?”
    钟老汉用手端着烟杆倒出嘴,甩给朱老汉的话像是用枪药打出来的——
    “那是雕!”
    这回轮到朱老汉哼老钟的鼻子了,他那气得发抖的嘴唇撅得能拴住条驴。
    “哼!一树林子鸟,就你叫得花哨。鹰和雕,还不是一回事!”
    “一回事?”
    钟老汉不屑地把头扔到一边。
    朱老汉浑身抖动,嘴唇哆嗦,气也喘得粗了。
    老钟便把语气压低了道:
    “雕的声粗,鹰的嗓门细。雕是叫,鹰是唱。雕叼小鸡,鹰拿兔子。雕大鹰小。……”
    “小雕比大鹰还大吗?”
    朱老汉的气话又高又快,像叫气打出的暖壶堵。唾沫星子喷到了老钟的脸上。
    钟老汉像一个爆竹般蹿起来,他把通红的烟锅朝鞋底上磕磕,然后把烟杆插进腰带里别着,伸着气紫的脖子一步步向朱老汉逼近。
    “老东西,谁还和你犟嘴了?”
    “老不要脸,谁叫你能犟?”
    “你看看,是雕还是鹰?”
    “你望望,是鹰还是雕?”
    “是雕!”
    “是鹰!”
    “雕我认得公母?”
    “鹰扒了皮我认得骨头?”
    “输了你是雕?”
    “输了你是鹰?”
    “是雕是雕是雕是雕……”
    “是鹰是鹰是鹰是鹰……”
    两人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差不多要动手动脚了。
    这时,天上的飞物落下来,正好落在他两人的脚前——是一只鸟形的风筝。
    立时,两位老汉▲。
    拣风筝的孩子从远处飞来了。
    “呸?”
    “呸?”
    两人各吐了口唾沫离去了,那样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摇摇晃晃。

【问题】
    11.文章开头一句“春日的天极为幽蓝高远”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
    12.朱老汉发现鹰之后,文中写钟老汉的反应,为什么作者说“白白的烟”不是从他的鼻孔“喷”出来而是“流”出来的?(3分)
    ▲
    13.补写当风筝掉下时两位老汉得知是风筝后的反应,要求符合人物个性并力求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4分)
    ▲
    14.有人认为第二段中画线句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石二鸟”之笔,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该句在文中的含义。(5分)
    ▲
    1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感悟?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

【参考答案】
    11.参考答案:看似随意的闲笔,其实是伏笔,为下文作好了铺垫。正因为天空极为幽蓝高远,所以风筝才难以看得清楚,引发了两位老汉的“鹰雕之争”。(点出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12.参考答案:动词“流”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钟老汉不服输继而大舒一口气的心理,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钟老汉在经过紧张的思索之后想出了应对朱老汉的办法的得意之情。(浅层分析大舒一口气得1分,深层分析得意之情得2分,两点都具备得3分)
    13.参考答案:两位老汉像叫菜叶子卡住了的鸭子,只能伸着长脖子翻眼珠,嘴干张着咧不出声。又像两截老朽木。(根据语境,以两位老汉的个性绝对不会善罢干休,但作为小小说又不能全部写出,所以此处需留下“空白”,给读者以审美愉悦。补写注意两点:一、写出两老汉得知真相后的错愕反应2分。二、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表述要生动形象,留下回味2分)
    14.参考答案:一是两位老汉“在村里的辈分最高,且满腹经纶”,还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借此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不学无术之辈,或者那些位高权重,浪得虚名的人;二是两位老汉已经迂腐到了这个地步,还“极得村里人的信任和敬重”,可见这个村里的人们迂腐程度。(写出一点给3分,写出两点给5分)
    15.参考答案:一是警示现实生活中无谓的争论没有必要。小说实写两位老汉“鹰”、“雕”之争,可是争论来争论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白白浪费了很多时光,毫无意义。
    二是暗示现实生活中自以为是之风要不得。小说表面上看是写了两位老汉关于是“鹰”或是“雕”近乎无聊可笑的争论,两人斗智斗气,谁也不服谁,实际上是暗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空有虚名、不干实事之人,成天指手画脚,“拍脑袋决策”,这事该干,那事不该干,自以为是。(谈看法时既可从争论之事本身考虑,也可从争论之人分析。答案简明扼要,分析时要结合情节谈看法。表述观点2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电视艺术作为当代最为强势的通俗文化,其中的音乐节目引领着大众
  • 下一篇:君术策五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