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丽江浪淘沙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9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孙见喜  文章ID:63726  浏览:

【原文】
    丽江浪淘沙
    孙见喜
    ⑴帘外水潺潺。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是在丽江古城的小客栈里,在纳西族少女频频的劝茶声中,我心醉帘外的小桥流水、目迷小巷的灯红酒绿,【哀思这滇北的山沟沟里,何以会有大唐的遗韵?追索这弱小的纳西民族,何以苦吟华夏正声?】
    ⑵广袤的中原沃土上,一千三百年来,哪一个英雄不在替天行道,哪一个豪杰不在救民水火,可在成就王道与霸业的时候,我们大汉的、大唐的,精神的美丽与物质的瑰宝被一代代地丢弃了……可是,南唐最悲哀的皇帝李煜,他的遗民在溃逃中没有丢弃皇上的亡国之词《浪淘沙》,他们在追兵难寻的荒蛮之地安顿了妻小,在刀耕火种之余,教子孙吟唱“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⑶从纳西古乐会浓艳的庭堂里出来,我排徊在四方街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梦里不知身是客啊,我的心疼得一块块往下掉肉。一位坐牢二十一年的中学英语教师,一出狱就寻集古乐遗老,就整理传谱旧器,就借改革开放的机遇免费给群众演出、给外来人演出;二十余年来,已有二十九位古乐老人逝世!他把他们每一位的遗像放大,一排排地悬挂在乐堂里;如今,三十一人的古乐社平均年龄七十七岁,十三把大胡子里最长者已八十八岁高龄!他们传唱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他们演奏李后主的《浪淘沙》;他们复活了李白倾听过的《水龙吟》、佛教音乐《十供养》;他们无伴奏古语吟诵《爱莲说》《老子颂》……他们整个乐队无指挥,不分声部,延用工尺五音,一切都是原生态,木鱼与编磬交响,古筝与铃铛合鸣,报幕由编锣乐师唱吟;他们琵琶无半音,三弦是四丝,就在这极端不与国际接轨的顽固中,他们应邀出访欧美二十多个国家,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⑷纳西古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认为“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
    ⑸可我心里,流出的是沉重的悲哀。我们不是急死冒进地要与国际接轨吗?我们不是津津有味地宣扬文化趋同论吗?行走在纳西古街,脚下是碗大瓮大的石块,石块与石块之间可以很容易地插进一只手掌,所以丽江古城里少有车辆,着高跟鞋的外来者也须步步留神!我想,最便宜又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泥把石缝抹平,这不是很现代化吗?但他们拒绝了……
    ⑹【一股清瑞之气淘挠肺腑,玉龙雪山在丽江城的背后肃穆。如钩的银月清辉明静,大水车的木轮子吱咛吱咛讲述着前朝旧事。】我明白了,正是丽江人秉赋着太多的拒绝,这边陲小城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⑺丽江是人类的。
    ⑻谁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我这来自大唐天都的游子,花三十元购一颗青铜的布农铃,是要替古人消解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寂寞吗?谁说“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四海的旅客在丽江城会合,饮一捧雪水,吸一袋毛烟,或在篝火旁收受纳西少女的一方热帕,或在木府与苍老的和姓守门人照一张合影,旅游者排解的岂止是现代文明病患者的孤独?
    ⑼丽江无浪,水中无沙。李后主的愁恨被淘得清白,宋元明清的气数只在肥沃处惆怅。纳西人是大唐的子民,四方街的篝火晚会上,转圈舞的古乐里,那么多人都在唱:采桑子时望江南,清平乐中虞美人……

【问题】
    11.简析第一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12.第三段中“我的心疼得一块块往下掉肉”第五段中“可我心里,流出的是沉重的悲哀”,作者“心疼”什么?“悲哀”什么?(3分)
    13.赏析第六段中画线句。(4分)
    14.文章以“丽江浪淘沙”为题有什么好处?(5分)
    15.第八段由四个反问句组成,联系全文说说这些反问背后的含义,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悟。(5分)

【参考答案】
    11.参考答案:①以问引趣,统领全文(1分,只答引起读者兴趣的建议不给分。)②第二段紧承第一问,结尾遥应第二问。(1分)③“哀思”“追索”奠定文章饱含深情说理的风格特点。(1分)
    12.参考答案:心疼:为古乐老人曾受的苦难和他们的相继离世而惋惜的心疼;(1分)为老人们执着传承古乐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而感动的心疼。(1分)悲哀:对民族文化和精神被抛弃的担忧、哀痛。(1分)
    13.参考答案:①选取玉龙雪山、银月、大水车三种典型物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简笔勾勒出丽江的静穆、古朴。(2分,说全手法1分,景物特点1分)②以雪山的“静穆”和木轮子“讲述着前朝旧事”象征丽江人拒绝现代化,坚守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表达作者的赞叹。(2分)
    14.参考答案:①丽江是地名,浪淘沙是词牌名,把两个貌似不相干的名称组合在一起,出人意料,新奇有趣。(1分)②全文简笔写丽江的风景,重笔写丽江的人文,李煜及“浪淘沙”的内容贯穿全文,题目既是文意的总括也是结构的线索(2分)。③暗点主旨,丽江虽经历史风浪的淘洗,却依旧坚守、继承着传统文化,蕴含作者的感情和思考。(2分)
    15.参考答案:含义:作者在浓郁的抒情语言中寓理性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这一宏大命题,与上文对“文化趋同论者”的痛斥不同,(联系全文或结合写作意图分析得1分)本段连用四个反问,感情强烈而自信: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会被学界更多地发现和传播;民众会越来越喜爱、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熏陶;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复兴抱乐观的态度。(2分)
    感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虚无主义者的实质;普世价值和民族文化并不矛盾;真爱勤学躬行,不搞口号式的文化复兴……(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现实,言之有理有度给2分。若论传统文化可弃不给分,论传统文化应辩证看待的给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媒体成为青年群体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展示的新平台和新场域。对此
  • 下一篇: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