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昺,字仲明,慈溪人。举成化八年进士,授铅山知县。性刚明,善
【原文】
张昺,字仲明,慈溪人。举成化八年进士,授铅山知县。性刚明,善治狱。有寡妇惟一子,为虎所噬,诉于昺。昺与妇期五日,乃斋戒祀城隍神。及期,二虎伏庭下,昺叱曰:“孰伤吾民,法当死。无罪者去。”一虎起,敛尾去。一虎伏不动,昺射杀之,以畀节妇。一县称神。铅山俗,妇人夫死辄嫁;有病未死,先受聘供汤药者。昺欲变其俗令寡妇皆具牒受判署二木曰“羞”嫁者跪之曰“节”不嫁者跪之。民傅四妻祝誓死守,舅姑绐令跪“羞”木下,昺判从之,祝投后园池中死。邑大旱,昺梦妇人泣拜,觉而识其里居姓氏,往诘其状。及启土,貌如生。昺哭之恸曰:“杀妇者,吾也。”为文以祭,改葬焉,天遂大雨。诸异政多类此。
擢南京御史。弘治元年七月偕同官上言:“内幸虽斥梁芳,而赐祭仍及便辟,是复启宠幸之渐也。外戚虽罪万喜,而庄田又赐皇亲,是骄纵姻娅之渐也。愿陛下以为戒。”帝嘉纳之。
先是,昺以雷震孝陵柏树,与同官劾大学士刘吉等十余人,给事中周纮亦与同官劾吉,吉衔之。其冬,昺、纮奉命阅军,军多缺伍。两人欲劾奏守备中官蒋琮,琮先事劾两人。章下内阁,吉修隙,拟黜之外。尚书王恕抗章曰:“不治失伍之罪,而罪执法之臣,何以服天下!”再疏争,言官亦论救。
久之,昺用荐迁四川佥事。富豪杀人,屡以贿免。御史檄昺治,果得其情。寻进副使。守备中官某将进术士周慧于朝,昺擒慧,论徙之极边。【岁余,引疾归。环堵萧然,拥经史自娱。】都御史王璟以振荒至,馈昺百金,坚拒不得,授下户饥民粟以答其意。知县丁洪,昺令铅山所取士也,旦夕候起居,为具蔬食。昺曰:“吾诚不自给,奈何以此烦令君。”卒弗受。炊烟屡绝,处之澹如。【及卒,含敛不具,洪为经纪其丧。】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一,有删改)
【问题】
15.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昺与妇期五日 期:约定期限
B.以畀节妇 畀:交给
C.觉而识其里居姓氏 觉:觉察
D.令寡妇皆具牒受判 具:准备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昺判从【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屡【以】贿免 谈笑【以】死
C.【而】庄田又赐皇亲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D.先受聘供汤药【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昺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予铅山知县之职。他性格刚强明慧,擅长处理诉讼。在侦破寡妇独子被老虎吃掉一案时,他向城隍祷祝,终始吃人老虎伏法。
B.张昺想改变铅山妇女不为丈夫守节之俗,在木头上写下“羞”“节”二字,并依据妇人所跪之木判决妇人是否改嫁,直接误导了祝氏,致使其投水而死。
C.张昺曾和同僚因为雷电震击孝陵的柏树一事弹劾刘吉等人,这令刘吉怀恨在心,因此,张昺等人遭蒋琮诬陷之时,刘吉趁机报复,打算将他贬往外地。
D.王璟趁着赈济灾荒的机会前往张昺家探视,赠送给张昺一百金。在坚决推拒而无法谢绝之后,张昺就用这些钱给属下的饥民买来粟米来答谢王璟好意。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昺欲变其俗令寡妇皆具牒受判署二木曰“羞”嫁者跪之曰“节”不嫁者跪之
19.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岁余,引疾归。环堵萧然,拥经史自娱。(4分)
(2)及卒,含敛不具,洪为经纪其丧。(3分)
【参考答案】
15、C
16、C
17、B
18、昺欲变其俗/令寡妇皆具牒受判/署二木/曰“羞”/嫁者跪之/曰“节”/不嫁者跪之。(3分)
19、(1)到死的时候,殡殓的东西都没有,丁洪为他操办了丧事。(4分)
(2)一年多之后,称病回家。家中四壁空旷无物,他手拿经史自得其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