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书过善人事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薛福成  文章ID:65905  浏览:

【原文】
    书过善人事
    (清)薛福成
    嘉庆十九年,淮南州县旱饥。含山滨江之乡,有铜城闸镇者,岁比有秋,邻县饥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数千人。乡人大惊,为阖户罢市,自门隙窥之。众无所得食,益汹汹。处士过实圃先生恐有变,亟出慰之曰:“诸君饥求食,当谋所以食尔,请与诸父老议之。”明日集里中好善者,富出财,贫输力,自倡巨赀,绸缪经纪,张席隙地以居之;老赢妇孺,计口赋食;佣其壮者于四乡农户,俾自食其力;寒有襦,病有药,殁有棺,孕且育者厚炯之;给以旷壤,课对蔬菜;储水具,警火灾。其冬,山乡得雨。遗丁壮以所得佣值,归而种麦。麦熟,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呼曰:“善人,善人。”由是四方至者皆知有过善人云。
    余同年友竹潭孝廉,先生孙也,请余书其事,且述先生训曰:“吾家仅万金产,以振饥耗其半。次年,岁大穰,粜谷倍蓰(xi)利,遂复其初。人何惮而不为善哉!”余谓此先生勉子孙为善之言耳。若豫存获报之心,则计较得失,必不能破产以求仁;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将遂不振人之急乎?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惟然,故仁术无不周,而泽之被人者弘。卒受天佑,其产可复,而其后必昌,报施之理然也。嗟夫!方饥氓索食汹汹,人以引避为智,相率闭拒,则彼计无复之,势将剽夺,一乡被其患,而过氏无独全之理。先生挺然以一身肩其任,弭变之智与恤难之仁兼至,究亦无损于其家。故知存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失;去计较得失之心者,公与私两得。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
    过先生讳华,字曙初,号实圃。他行多可述者,非大义所存,故不着。

【问题】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赢妇孺    赢:瘦弱的人
    B.若豫存获报之心    豫:预先
    C.卒受天佑    卒:通“猝”,突然
    D.乡被其患    被:遭受,蒙受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张席隙地以居之    给以旷壤
    B.当谋所以食尔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    为阖户罢市
    D.即勉之,而报非可必得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淮南州县饥民在过善人和其他爱做善事的人的帮助下,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B.过善人在饥民因求食不得而更加喧扰不安的时候,被迫出面安慰饥民,后又联合其他喜欢做善事的人救济饥民。
    C.在因行善而损耗一半家产的第二年,正如道善人所预期的那样,他遇上了大丰收的好年成,因卖谷获利,其家产又恢复如初。
    D.过善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天下大事,只要事先去掉计较得失之心,就一定能于公于私有所得。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乃各挈妇子归,欢声彻衢巷。(3分)
    ②彼其时但以活人为心耳,虽尽耗其产何虑!(4分)
    ③通是义也,虽任天下事可也。(3分)

【参考答案】
    4.C(“卒”应为“最终”)
    5.D(D项都表转折。A项,来,连词/把,介词。B用来……的办法/表原因。C作为,动词/因为,介词。)
    6.A(B项“被迫”应为“主动”;C项“预期”错误;D项“只要……就”应为“如果……那么”)
    7.(10分)
    (1)他们就各自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了,(临行时),欢呼的声音响遍了街巷。(得分点:“挈”“彻”及句意各1分)
    (2)他当时只把救活人命放在心上,即使用尽了他的家产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得分点:“但”“活”“虽”及句意各1分,“为”意为“作为”,意译也可。)
    (3)懂得了这个道理,他即使承担天下的大事也是做得到的。(得分点:“义”“任”及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嘉庆十九年,淮南各州县因旱灾发生了饥荒。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个铜城闸镇,连年收成很好,邻县的饥民搀扶着老人抱着幼儿前击讨饭的有好几千人。铜城闸镇的人非常惊慌,因此关门罢市,从门缝里窥视他们。饥民们得不到饭食,越加鼓噪不安。有个绅士过实圃先生担,心发生变故,急忙出来安慰他们说:“大家因饥荒前来讨饭,我会想办法给你们饭吃的。请让我与本乡父老们商议商议。”第二天,过先生招集乡里喜好行善的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他自己带头拿出物资,积极地准备经营,在空地上架起席子让他们居住;年老体弱的和妇女小孩,按人口给他们饭吃;就雇佣那些壮实的人给附近村的农户,使似们自食其力;天冷了有袄穿,生病了有药治,死了有棺材,怀孕临产的就优厚地济助她们;又给他们空地,督促他们种菜;储备取水用县,预防火灾。这年冬天,受灾的山乡下了雨。过先生就把那些壮实的人受雇所得的工钱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种麦子。麦子成熟后,他们就各自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了,临行时,欢呼的声音响遍了街巷。他们高呼着:“善人!善人!”从此,各地前来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过善人。
    与我同一年考上科举的朋友竹潭孝廉,是过先生的孙子,他请我记叙这件事,并且复述过先生的遗训说:“我们家只有万两银子的家产,因为救济饥民用击了一半。第二年,年成丰收,卖粮食获得了几倍的利,于是恢复了当初的家产。人担心什么而不行善事呢!”我认为这是过先生用来勉励子孙行善的话罢了。如果行善之前预先怀有获得回报的心思,就会计较得失,那么一定不会献出家产去追求仁德;即使努力去做了,却不一定会得到回报,那就不去救济别人的急难了么?他当时只把救活人命放在心上,即使用尽了他的家产又有什么可顾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施行仁德的策略遍及各处,因而恩泽施及的人非常之多。过先生最终受到天的护佑,他的家产可以恢复,他的后代一定昌盛,报应的道理就是这样的啊!”
    啊!当饥民鼓噪者讨饭时,如果人们以回避为聪明,都闭门拒绝救济,那么因他们担心没有办法恢复家产,饥民势必抢夺,全乡都会受害,而过家也没有独自保全的道理。而过先生挺身而出,以一个人承担起这个重担,他的消除变乱的智慧和怜恤饥民的仁心都体现出来了,最终也无损于他的家产。所以可以明白,怀有计较得失之,心的人,于公于私都丢了;不怀计较得失之心的人,于公于私都得到了。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他承担天下的大事也是做得到的。
    过先生名华,字曙初,号实圃。他还有其他许多值得记述的善举,但是因为不是重要的所在,所以这里就不一一记录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印度瑜珈与中国气功
  • 下一篇:写真寄夫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