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林清玄  文章ID:67284  浏览:

【原文】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亩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日

【问题】
    1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含义及作用。(4分)
    答:
    12.“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中“梦境”的含义。(5分)
    答:
    1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及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14.本文语言很生动,请在文中选择三处加以评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1.答:①含义: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诗意,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②作用:作为写作线索,贯穿全文。(含义及作用各2分)
    12.答: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2分)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他们的辛苦和欢乐。(2分)
    13.答:①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采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更有诗意。②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抒发的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并提出了劳动创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③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14.示例:
    ①拟人。“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同时也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伏笔。
    ②排比。“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莲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采莲人的肯定与讴歌。
    ③“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采莲人劳动之辛苦,抒发了对采莲人的赞美。
    (每处评析要举出例子,并能分析手法或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每答对一处得2分)
    美文赏读:
    这篇散文充分发挥散文小巧轻灵的特点,运用描写、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写了莲民的种莲、收莲,有力的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崇高敬意。
    文章紧扣种莲的“苦与乐”行文。乐是次要的,苦才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采莲“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莲子好吃,可剥莲子“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莲农的艰辛在作者的行文中自然流露,对农民的崇敬之情也随之而出。
    文章最后作者再次拿欣赏荷花与种莲对比,荷花是美丽的,种莲却是辛苦的。结句“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画龙点睛,揭示了主旨,深化了主题。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守护阅读文化的价值质点
  • 下一篇: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