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高光,字宣茂,陈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光性敦厚,敏于学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9190  浏览:

【原文】
    高光,字宣茂,陈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光性敦厚,敏于学,而讷于言,少习家业,明练刑理,时人以为器材。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出为幽州刺史、颍州太守。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狱,驯化囚者。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迁廷尉。
    元康中,拜尚书,典三公曹。时赵王伦篡逆,迫上为太上,群臣莫敢言,唯命是从。光于其际,守道全贞,一时景仰,皆称其贤。及伦赐死,齐王冏辅政,复以光为廷尉,迁尚书,加奉车都尉。后从驾讨成都王颖有勋,帝悦之,封延陵县公,邑千八百户。
    于时朝廷咸推光明于用法,故频典理官。惠帝为张方所逼,幸长安,朝臣恐惧,莫有从者,光独不去,侍帝而西。迁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
    光兄诞为上官巳等所用,历徐、雍二州刺史。诞性任放无伦次,而决烈过人,与光异操。常谓光小节,恒轻侮之,光不以为意,事诞愈谨。帝既还洛阳,时太弟新立,重选傅训,以光为少傅,加光禄大夫,常侍如故。及怀帝即位,加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傅祗并见推崇。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子韬字子远,放佚无检。光为廷尉时,韬受货赇,有司奏案之,而光不知。时人虽非光不能防闲其子,以其用心有素,不以为累。初,光诣长安留台,以韬兼右卫将军。韬与殿省小人交通,及光卒,仍于丧中往来不绝。时东海王越辅政,不朝观。韬知人心有望,密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谋讨越,事泄伏诛。
    (节选自《晋书·高光传》)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B.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C.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D.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以武帝时设置,原为巡察官名,东汉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后亦称太守。
    B.廷尉,秦朝初置,九卿之一,秦汉时期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后改名为大理寺卿。
    C.光禄大夫是学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朝廷重臣。
    D.留台,指古代帝主因故离京,奉命留守京师之官及其机构,古称禁城为台城,故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和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光年少时通晓家业,熟悉刑法。武帝时设置黄沙狱,用法典来教育囚犯,因为高光明晓历代法律,就任命他为黄沙御史,享受和中丞一样的俸禄。
    B.高光坚守止道,保全节操。赵王司马伦篡权叛逆,迫切地当上了太子,大臣们不敢反对,全都听从。唯独高光没有随波逐流,得到人们称赞。
    C.高光为人悌顺,心胸开阔。哥哥高诞性情放纵,果断刚烈,没自规矩。他常说高光拘于小节,总是欺侮他。他却不放在心上,对哥哥更加恭谨。
    D.高光教子无方,管束不严。儿子高韬行为放纵,因为收受贿赂,曾被检举揭发。而且他与皇帝及公卿身边的小人勾结来往不断,最后死于非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谓光小节,恒轻侮之,光不以为意,事诞愈谨。(5分)
    (2)时人虽非光不能防闲其子,以其用心有素,不以为累。(5分)

【参考答案】
    10.C(文言断句考查考生对语意的正确理解。考生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大致意思,这是断句的前提。然后仔细观察四个选项的区别从词语搭配、句式特点、专有名词、虚词位置、逻辑关系等方面加以辨析。)
    11.C(光禄大夫,君主近臣,依君主诏命行事。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户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朝廷重臣。)
    12.B(B选项“迫切地当上了太子”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当时赵王司马伦篡权叛逆,逼迫皇帝退位,做了太上皇。
    13.(1)高诞常说高光拘于小节,总是欺侮他,高光从不放在心上,对待哥哥更加恭谨。(补充主语、“小节”“不以为意”各1分,句意2分)
    (2)当时的人显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了,但因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这件事使高光受连累。(“非”“防闲”“以”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光子宣茂,陈留圉城人(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西南圉镇),是魏太尉高柔的儿子。高光性情敦厚,学习聪敏,但不善言语,他少时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人才。最初由太子舍人逐渐迁任尚书郎,出任幽川刺史、颍川太守。当时武帝设置黄沙狱【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六月】,用法典诏谕监狱,来教育转变囚犯。因为高光明晓历代法律,就任命他为黄沙御史。傣禄与中丞相同。迁任廷尉。
    元康年间,官拜尚书,主管三公曹。当时赵王司马伦篡权叛逆,逼迫皇帝做了太上皇,大臣们都服从他的命令,不敢反对。唯独高光在那段时间,坚守正道保全节操,当时的人们都景仰他,称赞他贤贞。等到司马伦被赐死,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因为高光忠贞,又任命高光为廷尉,迁任尚书。加任奉车都尉。后来高光跟从皇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有功,皇帝对他非常满意,封他为延陵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
    当时朝廷都推崇高光擅用法。因此多次出任法律官员。惠帝被张方逼迫,前往长安。朝廷大臣害怕恐惧,奔走离散,没有跟从的人,唯独高光没有离开,侍奉皇帝西行。迁任尚书左仆射,加任散骑常侍。
    高光的兄长高诞被上官巳等人任用,历任徐、壅两州刺史。高诞生性放纵没有规矩,而果断刚烈超过常人,与高光的品行不一样。高诞常说高光拘于小节,总是欺侮他,高光从不放在心上,对待哥哥更加恭谨。皇帝回洛阳后,时值皇太弟刚刚确立,慎重地挑选辅佐人才,任用高光为少傅,加任光禄大夫,常侍的职位依旧。等到怀帝即位,加受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傅祗一同受到推崇。不久任尚书令,原有官职依旧,因病去世,追赠司空、侍中。适逢京洛被颠覆,竟然没有给他谥号。他的儿子高韬字子远,放纵不检点。高光任廷尉时,高韬收受贿赂,有关官吏奏报此事,而高光不知道。当时的人虽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子,但因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这件事使高光受连累。起初,高光到长安留在官署,让高韬兼任右卫将军。高韬与宫廷与台省的小人勾结,等到高光去世时,仍在服丧中来往不断。当时东海王司马越辅佐朝政,不朝见皇帝。高韬知道人心埋怨,暗中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人谋划讨伐司马越,事情泄露被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狗与乡土
  • 下一篇:杏花天·清明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