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吴刚伐桂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9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9211  浏览:

【原文】
    吴刚伐桂
    据说,月亮里有一棵高达五百丈的桂树,树下有个名叫吴刚的男子,每天不停地挥斧砍树,尽管如此,桂树依然青翠如常。
    吴刚心里困惑极了,想道:“为什么砍了那么久的树,还是一点没变呢?”于是再度挥起斧头“唰唰”地砍起来,但是当砍第二刀时,第一刀的缺口又慢慢复原了。吴刚不由得又羞又愧!
    原来吴刚本住在西河,自幼就喜欢神仙之术,长大后就四处寻仙问道。有一天,他终于遇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老者,于是马上拜师学艺。就这样,吴刚跟随师父三年,自认为功夫已学得不错,就渐渐地露出骄傲自满的态度来。他常常顶撞师父,对于师父的饮食起居,更是不闻不问;在外面惹是生非,仗着有一点功夫,经常背着师父蒙骗善男信女。
    师父伤心欲绝,自叹当初看走了眼,悔恨不已。吴刚心里想:“现在我已小有成就,何必再跟这个糟老头过着单调乏味的日子呢?我要向他求长生不死的仙术,从此,我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师父心里也在想:“与其让他危害社会,不如让他吃点苦头,好改过自新。”于是就答应了他,便向天空一指,那吴刚便风驰电掣般飞向了月亮。
    从此,吴刚便被深锁在月宫中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仰望天上,隐约可以看到月亮里面有一棵大树的阴影,旁边好像有个人在挥动着斧头呢。
    幸好月宫还有嫦娥,与吴刚做了邻居,吴刚才不感到寂寞,但他还是要终日不停地做那砍树的工作。这就是吴刚伐桂的由来。

【问题】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2分)
    (1)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    )
    (2)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
    2.“吴刚便被深锁在月宫中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这句话中“永远做不完的工作”指的是【    】。(2分)
    3.你认为吴刚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短文内容阐述你的理由。(3分)
    我认为吴刚是一个【    】的人,理由是【    】。
    我认为吴刚还是一个【    】的人,理由是【    】。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篇神话故事的结果。(2分)
    5.想象一下,如果你见到了吴刚,你会怎样劝告他,让他改过自新呢?(3分)

【参考答案】
    1.(1)伤心欲绝
    (2)风驰电掣
    2.不停地挥动着斧头砍树
    3.示例:骄傲自满。他才跟随师父三年,就自认为功夫已学得不错,变得骄傲起来。
    不尊重师。父他常常顶撞师父,对于师父的饮食起居,更是不闻不问。
    4.示例:吴刚被深锁在月宫中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5.示例:吴刚,俗话说“学无止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此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友善待人,希望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 下一篇:不轻言转行或跨界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