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鹅飞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韦名  文章ID:69765  浏览:

【原文】
    鹅飞时
    韦名
    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如地上一个世界,水里一个世界。一对被湛蓝湖水邀约而来的天鹅,如同两朵硕大的白莲般盛开在水面。
    第一天上班,途经湖畔的那一刻,我惊叹这湖的美,真是人间仙境啊!
    那天早晨,天空水洗般蓝。早早起来的太阳,又格外辛勤地照料着世间万物。
    远远地,我就发现湖边亭子里,有个老者托举着相机,对着湖里。
    走近了,才发现老者坐在轮椅上。老者梳着一头齐整的银发,穿着一件洁净的灰色夹克上衣,脖子上吊着相机,两个胳膊肘分别撑在轮椅上两腿膝盖处,一手托举着相机,眼睛全神贯注聚焦着湖里一对悠闲休憩的天鹅,一手似乎随时准备按下快门。
    湖里的这对天鹅,长着白瓷般光洁的羽毛,曲颈低头,似沉思,似小憩,闲雅胜如仙子。
    老者托举了一会相机,感觉湖里的这对天鹅睡熟了,一时半会醒不来,于是轻轻放下相机,拿起轮椅边地上的杯子,喝水。
    “早上好。拍照呢?”我在老者身后驻足站了一阵子,不忍心打扰老者的专注,直到老者喝水休息,才和他打招呼。
    “早上好。是的。”老子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眼睛又盯回了湖里。
    “这景好。蓝天白云,竹影倒映,鱼游鸟戏。”
    “我在拍天鹅。”老者无意听我抒怀。
    “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我随口吟出了辽人萧总管的诗。
    “飞翔最美丽!”老者这回也诗意起来,“我只拍飞翔的天鹅。”
    “您继续。”我抬脚赶路,和老者话别。
    那日下午,下班回家又经湖边。
    “还在拍呢。”
    “是的。是的。”
    “拍到天鹅飞翔了么?”
    “没呢!”
    第二天,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我如常出门上班。
    远远的,我又发现了湖边亭子里的老者。
    “又来拍照。”
    “是的。”
    这一天,我急着上班,没和老者多聊,匆匆走了。
    当天傍晚,天上无晚霞,天黑得快。下班前有人找,迟了点离开,经过湖边时,天几乎黑了,不见了老者。
    我心想,老者或许拍到天鹅飞翔,早早回家与人分享了。我也似乎看到了湛蓝的湖面上,一对天鹅迅速张开宽大的翅膀,逆着微风,优雅地、轻盈地腾空而起……
    不料,第三天上班,我又遇见了老者。
    “还没拍到呢?”
    “还没呢。”老者毫不沮丧。
    那天晚上,我有应酬,吃完饭坐车回家,没经过湖边。随后几天,我出差了。出差回来,早晨上班,我又远远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老者。还是每天见到的标准动作,不同的是,那天早上秋风起,老者一头齐整的银发被风吹散了,耷拉着,如乱云飞渡。
    老者却如我第一次见到般从容。
    “还来拍照呢。”
    “是的。习惯了。”我没问老者定格到了天鹅飞翔没有,老者却主动说,“一周了,相机里还是空白呢。”
    “……”我有点吃惊。
    “天鹅一定会起飞的。”老者从容地安慰我,“一定能拍到飞翔的天鹅。”
    岸边,风停了,空有一身高大挺拔枝干,却长出无数弱不禁风枝条的柳树,静静伫立着。
    我为老者感到惋惜,我也惊叹老者的执着与坚守。心里突然怨恨起湖上这对不谙人情世事的天鹅。我真想从地上捡块小石子朝水里扔,把正在湖里挺脖昂首、如将军般悠闲游荡的这对天鹅惊吓起飞。
    “被惊吓起飞的天鹅,眼里写满恐惧,全然没有天鹅应有的雍容华贵和优雅大气,更少了那种王者之尊,这样的照片,不拍也罢。”老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我更惊叹老者的执念,不敢俯身捡石头,连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生怕惊吓到湖里的天鹅。
    “我会天天来的,直到拍到天鹅起飞。”老者看着我离开时失落的神情说。
    如是一月,老者天天来湖边亭子里拍照。
    我知道,这一个月里,老者一次也没拍到湖里那对天鹅起飞——我问过了公园管理处,为什么没见天鹅起飞?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天鹅不会飞。因为,湖里的这对天鹅是从外面引进来的,公园管理处怕它们飞走了,对它们进行了特殊处理——断翅,即把这对天鹅各一侧翅膀尖端的指骨截断。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我如坠冰窟窿。
    转眼,我到这个城市工作一年了。一年里,老者天天如是,每天早早到亭子边,守着天鹅起飞。在一个无阳光无晚霞的下午,我再也忍不住了,告诉老者真相。
    “我知道。”
    “您知道这事?”
    “这是我经手的。”老者刻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那时我是这个公园管理处的管理员。”
    原来如此!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1月21日)

【问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的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且颇具美感,为小说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B.“是的。是的。”“是的。习惯了。”老者的回话显示他对“我”的打扰充满烦怨。
    C.“我”迟迟未告诉老者天鹅不能飞,是害怕他心里受到伤害,表现出“我”心存友善。
    D.小说结尾情节发生突转,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已经做了铺垫。
    8.“我”在作品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6分)
    9.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老者拍飞翔的天鹅一事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7.(3分)B(“显示他对‘我’的打扰充满烦怨”分析不正确。“我”不是“打扰”,是善意的关心;老者也不“烦怨”,这两句话体现了老者的坚守与执着。)
    8.(6分)①“我”是小说线索性人物,将全文串联成有机整体,使情节集中紧凑;②“我”是故事的讲述人和见证者,运用第一人称讲述,可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③借助“我”的见闻感受,衬托老者形象,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每点2分。如有其他回答,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6分)①老者拍飞翔的天鹅不可能成功,说明对天鹅的伤害不能弥补,其行为导致的结果无法修复;②老者明知不能拍到天鹅飞翔却一直坚守,以此表达内心的忏悔;③拍飞翔的天鹅的过程是对天鹅的陪伴与守护,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救赎。(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下一篇:(沈)林子字敬士,少有大度。尝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