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最后一匹马

发布时间:2023年1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张淑清  文章ID:70366  浏览:

【原文】
    最后一匹马
    张淑清
    (1)贵子四点多就起来了,抱来几捆苞米棵儿,抬起铡刀,那匹奉红马咴咴叫了两声。
    (2)【这是村庄最后的一匹马。】
    (3)贵子的心像被长腿蜂蛰了,生疼生疼。他颓废地放下铡刀,瞟了眼粮仓旁泊着的木板马车,挪到厩内,伸出手摸着马的脑袋,“老伙计,对不起,你跟了我整整七年了,风里雨里的陪伴我,可……”
    (4)去年,屯子修了柏油路,平坦的路面直通县城。先是吴三在一天上午突突突地开回一台手扶拖拉机,这铁家伙扎进地里深耕翻弄不说,还灵巧,经过它旋耕的地块,土质松软,不留渣滓。
    (5)接着,像和吴三比赛似的,村长的二儿子锁成开回来一辆四轮车,平时赶集卖烟酒调味品,秋后,趁空赚父老乡亲的票子,一个电话,车子立即到位,苞米穗子鲤鱼跳龙门进了车斗,不多时,拉回院子。省时省力,机械化农业发展进了村屯。
    (6)牛马失去了耕耘的市场。
    (7)太阳慢悠悠地升了三竿子高,老婆喊了一嗓子,“鸡蛋烙水好了,趁热喝。”
    (8)贵子没动弹,一会儿,那个买马的人就来了。
    (9)昨天,贵子在集市牲口市场转了一天,才碰上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蓝色裤脚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泥巴,手里捏着一根竹鞭子,在卖牛马的主子跟前转悠,摸摸牲口的皮毛,数数牲口的牙齿,数落主人没饲养好牲口。贵子注意到这个人,上前搭灿,从怀里摸出红塔山香烟,递过去一支,两个人蹲在市场一角,谈谂起牛马,还有马车。
    (10)了解到对方住在山里,屯子几十户人家的土地都靠牛马翻耕播种,机器种不了,基本是偏坡梯田,只有牲口能上去。
    (11)贵子心里稳妥了些,枣红马如果去了他家也算有个活下去的理由。
    (12)“马是咱家里的一口人,千万不能糟践它!”汉子吸着烟,眯着眼盯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黑马说。
    (13)贵子站起身,扔了烟蒂,用脚碾灭,仰脖儿看看日头,下了重大决心似的:“那明早来我家牵走吧。”
    (14)汉子开一辆三轮车来的时候,枣红马在厩里不安地用前蹄刨地,一下一下,把地面刨出很深的坑,咴咴嚎着,好像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主人,那份不舍与疼痛,让贵子刀割了心,疼。
    (15)汉子没有兑现承诺,那天说好的牵着马回去。
    (16)这个还不算,停在门口的三轮车里又下来两名膀大腰圆的汉子,贵子已经嗅到他们眼里的杀气。
    (17)“就这匹马啊,痩巴巴的带回去也得好多肥料喂着,才能长膘。”汉子拍了拍参红马后背说。
    (18)跟进来的一个高个男人朝地上砸了口浓痰:“剔扒不出多少肉,净骨头架子。”
    (19)“啥?你……你们不是买回家种地拉车的吗?”贵子气愤地质问那汉子。
    (20)“哦,你误会了,他是我表弟,我请他俩帮忙将马拉回去的。”汉子闪烁其词。
    (21)冬红马扬起脖子,咴咴叫了几声,烦躁不安地在地上窜动。
    (22)高个男人什么时候拿出一根皮带照着马身上就是一下子。
    (23)“你硌我住手!你也太没人性了,贵子,这马咱不卖了,多少钱也不卖了!它给咱家贡献了那么多年,咱就这么卖了它,良心过不去啊!”贵子的老婆扑上来紧紧抱着枣红马不撒手。
    (24)“对,俺不卖了,你们走吧!”贵子下了逐客令。
    (25)几个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26)光影里,夫妻俩抱着枣红马很久很久不松开。
    (27)枣红马大颗的泪珠落在贵子身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3期)

【问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运用心理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主人公贵子对枣红马的深情。
    B.第(4)-(6)段交代了贵子卖马的一个客观原因,即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马已经失去了耕耘市场。
    C.第(9)-(13)段是插叙内容,表现了贵子卖马的心理斗争过程,进一步突出了贵子对马的不舍和关心。
    D.小说用朴素的乡土语言,从侧面反映了农村的变化,引发读者对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深刻思考。
    8.“这是村庄最后的一匹马”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贵子一家最后为什么决定不卖马了?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7.D;
    8.①结构上:既呼应小说标题,又引出下文“卖马”的故事。
    ②人物上:连接小说的各个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爱马、亲马,与马相依相偎的贵子夫妇,也有贩马、打马、杀马的汉子等人)。
    ③主题上:引发读者思考,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失去了耕耘市场的牛马将何去何从?
    ④效果上:造成较大悬念,引发读者急于阅读下文,加强了作品的故事性。
    9.观点一:最终会卖马。①机械化农业发展,马在本地已失去耕耘市场;②贵子的家庭不富裕,马匹饲养需要消耗资源;③虽然贵子一家感情上不舍,但可以再找到用马耕地的买家。
    观点二:最终不会卖马。①贵子对来人下逐客令,说明贵子夫妇特别重感情;②对跟了他整整七年,成了“家里的一口人”的这匹枣红马,在经过这次遭遇后,贵子会心有余悸,更不会再卖马了;③虽然家庭不富裕,但可以想其他代替的办法。
    【解析】
    7.“引发读者对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深刻思考”拔高主旨,文中没有体现对“乡土文化”的深刻思考。故选D。
    8.情节结构方面,这句话处于文本第二段,往前看,呼应了小说标题,往后看,引出下文“卖马”的故事。人物方面,围绕这匹马,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贵子夫妇爱马、亲马;汉子等人贩马、打马、杀马;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主题这一角度,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机械化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和牛马工作,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传统的牛马耕作将何去何从,引发人们深刻思考。效果方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9.本题要求分析贵子会不会卖掉马。可认为“会”,也可认为“不会”。能自圆其说即可。如果认为最终会将马卖掉,可以从这个内容能够展现出一种传统的特点,饲养需要消耗资源,从一定程度上有点舍不得,但可以找到真正的利用者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如不认同最终将马卖掉,可以从这展现出的是对情感的一种重视,能够展现出一种心里的感慨与特色,虽然家中不富裕,但能够想其他办法来替代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打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生产、传播
  • 下一篇:蝶恋花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