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是疫病的“老对头”。东汉建安年间,疫病流行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0542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是疫病的“老对头”。东汉建安年间,疫病流行,张仲景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明代吴又可经历了瘟疫,写成了《温疫论》。还有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辩》、吴鞠通的《温病条耕》,将中医抗击疫病的经验不断总结创新,产生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针对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促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效果比较明显。
    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戾”之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动患者救治形势积极向好。
    (摘自李红梅《用好中医瑰宝》)
    材料二:
    收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20年1月15日至2020年2月8日期间住院的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西医治疗组(给予西药抗病毒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18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34例)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
    两组患者其他伴随症状消失、CT影像好转、临床治愈、普通型转重型发生转院、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如下图:

项目
中西医组(例)
西医组(例)
P
其他伴随症状消失
29
7
0.034
CT影像好转
30
2
0.041
临床治愈
32
11
0.009
普通型转重型发生
2
6
0.027
转院
3
4
0.358
死亡
0
1
0.346
不良反应
0
0
1

    [注]P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P>0.05表示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0.01表示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摘编自夏文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
    材料三:
    国家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展中医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0月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x-j-p主席和李克强总理都做了重要批示,发布了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昭示着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18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2019年5月将中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传统医学章节中,可以视为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为中医的科学性背书,为中医药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西医的医疗准则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侧重于局部,强调就事论事,忽略了人是一个整体,而中医则强调追本溯源,从根源上治愈疾病,治未病防范疾病于未然。同时,社会大众也意识到了西医存在药物副作用大等缺点,转而开始另眼看待中医,并逐渐意识到中医善于系统、全面地看待疾病,也有综合施治、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社会对中医的态度逐步呈现出客观化,中医具有不可替代性。
    (摘自张新苹《中医医院品牌发展与战略分析》)

【问题】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疗法是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为主,西药抗病粜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治疗为辅。
    B.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CT影像好转率、临床治愈串方面中西医组均明显高于西医组,且中西医组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C.西医组患者转院率、死亡率均高于中西医组,但两组患者的转院死亡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D.中西医组普通型转重型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组,两组临床治愈统计学差异极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抗击疫病的历史悠久,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著作也很丰富,中医经验现在依然是抗疫“利器”。
    B.新冠肺炎中医治疗通用方是“清肺排森汤”,该药方是通过调节确诊患者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C.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该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纲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的发展成就及国际影响力。
    D.西医忽略了人是一个整体,药物副作用大,而中医强调从根源上治病,药物副作用小,社会对中医治疗已充分认可。
    6.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前中医发展的有利因素。(6分)

【参考答案】
    4.A
    [解析]材料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是“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并没有说中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
    5.D
    [解析]“社会对中医治疗已充分认可”错,原文只是说“社会对中医的态度逐步呈现出客观化,中医具有不可替代性。”
    6.①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②中医的科学性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
    ③社会对中医评价逐渐客观;
    ④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每点2分,答出3点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
  • 下一篇:丙吉宇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