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

发布时间:2023年4月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2845  浏览:

【原文】
    材料一、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和脚步“定格”在这里。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
    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圏;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摘编自《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陕西日报》2020年4月23日)
    材料二、已有的沙漠改造经验,往往是在外延上下功夫,种树、种草,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这种沙漠治理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经常面临着沙进人退的窘境和风险,重复治理不断。若从内涵上着力进行突破,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改造沙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砒砂岩,另一种成分是沙子。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同砒砂岩一样,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害”为一“宝”?陕西省组织科学家从改造沙漠的内涵入手,进行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
    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起早贪黑,在沙漠采取沙和砒砂岩样本,在实验基地建设了14块试验田,进行不同配比的土壤试种,研究在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几度寒暑,科学家们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集成了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配方技术、田间配置技术、规划设计技术、规模化快速造田技术和节水高效技术,在实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创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
    经过艰苦的努力,沙漠改造首先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平均亩产马铃薯超过5000斤,玉米单产平均超过1600斤。
    (摘编自《且看大漠神工》,《人民日报》2014年9月14日)
    材料三、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盐池县。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在“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大背景下,未治理面积仍然很大,林下经济、复合农林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等问题,不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有较远距离。
    同时,该区域已有的“沙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分析,缺乏对当前发展现状的评价,尤其缺乏对在一线实践“沙产业”的企业机构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要了解“沙产业”的特征、问题、前景,实现其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更准确地把握沙漠治理产业化的现状。
    为此,本研究给出了“沙产业”企业的定义,编制了毛乌素沙地“沙产业”企业清单,并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各县级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沙产业企业数量及规模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了当前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为下一步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摘编自《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6期)

【问题】
    1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往种树、种草等方法尽管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往往没有在内涵上着力改造,因此投入大、成效差,常带来重复治理的问题。
    B.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遇水流失与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的特性是造成我国沙漠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
    C.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是在研究不同水旱条件下土壤胶结作用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配方是科学而固定的。
    D.沙漠改造在试验田取得成功,连续几年马铃薯、玉米获得高产,这是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取得的成效。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毛乌素变成茫茫大漠,70年的努力和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使其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B.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距离达到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仍然有较远距离。
    C.毛乌素地区沙产业研究可通过对一线实践企业机构定义梳理、统计分析,准确把握相关现状,为下一步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D.多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沙漠进行改造,促进了毛乌素荒漠化的逆转,但可持续的产业化治沙之路依然遥远。
    20.以上三则材料均和沙漠治理有关,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8.C(配方不是固定的。)
    19.B(应是在“陕西境内即将消失”。)
    20.材料一侧重介绍陕西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成效;材料二侧重介绍治沙思路的改变和治沙技术的突破;材料三侧重评价毛乌素治沙产业的发展水平。(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前年视学时曾刻《朱子语类四纂》以示生徒,又恐观者苦于南北方言
  • 下一篇: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