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做。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
作者:未知 文章ID:73023 浏览:
【原文】
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做。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小麦收了镰,玉米好下田。虽说此时地里满是麦茬,但玉米并不挑栖身之处。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
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有经验的庄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留住最好的那一棵是不二选择。间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夜晚走到地头,“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一天又一天,玉米茎上的包穗日渐充实,走向成熟的神态沉稳自若,当中还透出融融的暖意。转眼间,夏日的燥热渐行渐远,秋光已向田野间走来。对庄稼人永说,【所有付出的日子,都在此时结成了丰硕的果实】,疲劳和汗水都有了回报。
就这样,小年忙乎乎地耕,终子到手了一大仓沉甸甸的收获。此时,【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两个字——值了!】
【问题】
18.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文中线句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D.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19.“硬核"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后被移用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请概括玉米的“硬核”表现。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值了’两个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18.D
19.种植范围广,生长(土壤、雨水)条件要求不高,长得快,收成多。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的重点落在“值了”上,写庄稼人的满足感,改句则没有突出这种意味。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值了”用破折号突出,并放在句子最后,语气干脆,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