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沼泽地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芥川龙之介  文章ID:73461  浏览:

【原文】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问题】
    4.下面对作品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看来,位置的不显、框子的简陋、作者的无名,足以使参观者对其不屑一顾。
    B、《沼泽地》流露出的阴暗、低沉甚至颓废的情调,固然给我以厌世的情绪,但包含着画家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执着激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C、“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这句话指的是画家老早就疯了和画家生前为焦躁和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这两层意思。
    D、本文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而真正的主人公则是已去世而未出场的画家。作者通过记者之口讲述了这个画家的孤独、潦倒、疯癫,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5.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什么用意?请概括说明。(5分)
    6.“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6分)

【参考答案】
    4.D.【A、“画面上……不屑一顾吧”主要是画面本身,而不是题干所说;B、还包括画家及其创作生前已不为人所承认和理解,人们早已无视他及其艺术的存在;C、抹杀了画家好尽全力的抗争,否定了《沼泽地》洋溢的激情与生命力。】
    5.(1)主要情节围绕这幅油画展开,揭示了故事内容;(2)象征画家所处的恶劣艰难的艺术创作环境;(3)烘托画家的艺术形象,更好表现出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4)深化作品主题,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仍然保持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观,表达了作家对画家的尊重。答对三点满分。
    6.A、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2分)第二次含意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2分)
    B、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的印象;(1分)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1分)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1分)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1分)(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和西方人欣赏自然相比,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
  • 下一篇:《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