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愚公移山(节选) 【乙】詹何钓鱼
作者:未知 文章ID:73663 浏览:
【原文】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①,芒②针为钩,荆蓧③为竿,剖粒④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⑤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⑥之弋也,弱弓纤缴⑦,乘风振之,连双鸧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⑨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⑩,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纶:钓鱼的丝绳。②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③荆蓧(diào):楚国产的细竹。④剖粒:剖开的米粒。⑤汩流:湍急的河流。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⑧连双鸧(cā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拢的泡沫。
【问题】
5.【甲】【乙】两文均选自《列子》,相传作者是战国时期的【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寒暑易节( )
(2)五年始尽其道( )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大王治理京城如果能像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B.大王治理国家如果能像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握在手心了
C.大王治理京城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D.大王治理国家果真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掌控了
8.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完成填空。(4分)
篇目
|
所叙之事
|
寄寓之理
|
【甲】
|
|
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奋斗。
|
【乙】
|
詹何用特殊的钓鱼方式,用心专一地钓上了盈车之鱼。
|
|
10.【甲】文结尾写借助神力解决问题,其作用是侧面反映【 】,【乙】文中詹何对楚庄王的答话,意在告诫执政者【 】的道理。(6分)
【参考答案】
5.列御寇
6.交换 全部
7.D
8.(1)愚公在智叟的嘲笑下前赴后继挖山不止,最终感动神灵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2)做事时,有时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9.大智大勇 以柔克刚
10.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意在告诫执政者修养自身,才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