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
作者:未知 文章ID:74577 浏览:
【原文】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问题】
30.文中对“她”(祥林嫂)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文段中的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与心理状态?(2分)
31.请试着归纳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4分)
32.小说起名为“祝福”,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30.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两个得1分)。表现了此时的祥林嫂已陷入极度悲哀中,精神麻木,不复有生的欲望(1分)。
31.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1分),一方面她勤劳善良,安分,自尊,朴实顽强(1分),另一方面她愚昧、麻木、迷信、固执,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1分)。祥林嫂的悲剧正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控诉(1分)。
32.以“祝福”为题,既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1分),又将有钱人的“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并显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祝福”还有线索的作用,贯串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