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5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6141  浏览:

【原文】
    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
    想来应该是在洪荒时代吧,或者更早。从高原雪山流下的河水肆虐横冲,浪涛连天,在山峦沟壑间择路而行,一路冲刷。于是,就有了河岸。
    没有河岸的河流不是河流,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在河岸间流淌的黄河水,不论是激荡狂放,桀骜不驯,还是平静无奈,死气沉沉,都在沿着河岸规定的线路奔流。尽管会穿越千山万壑,拐过九曲十八弯,冲撞跳跃,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横亘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仿佛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般,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却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对抗中,碰撞出惊心动魄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不得不收束起高傲的身躯,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
    在一个凄风萧瑟的日子里,我来到了河曲县一个叫“弥佛洞”的地方。钻过一道石洞,深深的河谷便骤然出现在面前。这里是真正的河岸,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在河岸半壁开凿出的一条栈道,窄窄的,宽不过二尺。朝上望,怪石狰狞,好像悬在头顶;朝下望,河水幽幽,如临深渊。河水在脚底下流淌,两面石质的河岸高耸,对面的高原仿佛伸手可触。【回头望去,整个崖壁像一本叠起的书,那一道道水痕就是厚重的书页,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黄河悠久的历史;又像一道道年轮,清楚地记载着黄河水流过的轨迹。】

【问题】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汪精卫之流投敌卖国,认贼作父,其所谓的“曲线救国”最终被中华儿女所唾弃。
    B.“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而开展的一项公益事业。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艰苦的持久战,很难获得重大的成就。
    D.当我们批评别人时,不能逞口舌之快,意气用事,必须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
    19.比喻具有相似性的特点,请据此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只能收束起身躯,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18.B
    19.①运用比喻修辞,将河岸崖壁,比作书,将水痕比作书页、年轮;②生动直观展现了河岸与黄河永无止息的对抗过程;③突出了黄河的历史悠久;④衬托出河岸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20.①用“不得不”,强化黄河被收束的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彰显其桀骜不驯的个性,而“只能”显得过于乖顺无能,与前文文风不一致;②“自豪”写出了黄河水对抗河岸时越战越勇,虽败犹荣的个性,更能表现出作者对黄河力量与勇气的赞美,从侧面表现河岸的坚固,而改句过于平淡客观,不如原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秋暮登北楼
  • 下一篇:各民族剪纸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