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其语出自《周易》
作者:未知 文章ID:77795 浏览:
【原文】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其语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勾勒出《周易》中所蕴含的具有原始象征与本体思维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自强不息”在《周易》里成为人类觉醒与人性建构之路,具体而言,“自强不息”在品德展开上表现为三个维度。一是自觉性。既然我们的善秉赋于天道,那么效法天道的“自强不息”,也就是自我觉醒便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这种品德的实现原动力来自于人类自身,也只有通过自我努力才可以实现这一品德。“自强不息”表明人类善良本性的显示是一种品性的觉醒,而非规范约束的结果。二是过程性。人类完善自身的品德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个过程性的表述,它是一个手段而并非目的。它代表了人类在不断契合天地之道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自我修正性,“厚德载物”则强调人类在契合天地之道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融合性。只有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连并视为一个整体,人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何为自我觉醒。三是发展性。“自强不息”的“不息”表明这种品德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也是对于自身觉醒的一种规范。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在“自强不息”的引导下实现自我觉醒,人类的自我觉醒也只能是效法天地之道。《周易》中对于自然宇宙的表述并非说明人们已经或者能够认知自然,更从未妄想征服自然,其所强调的是在天道之下建立人道,人道所求即是天道的部分实现。
“自强不息”代表了一种人类觉醒过程中的自我修正精神;“厚德载物”则代表了一种反省精神,除了提醒人类要清楚了解自身知识相较于无限宇宙的局限性,也是人类为追求进步,更新自身品德之后的具象落实。“自强不息”的发起者为修德者自身,尽管在“自强”的过程中也会受制于各种条件,但其核心依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厚德载物”的出发点则是客观事物,“厚德”与“载物”并非充要条件。简言之,“自强”必可“不息”,“厚德”未必“载物”。“自强不息”表现了天地之道的宏大与深远,“厚德载物”则更为明确地突出了天地之道人所不能为的方面。“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结合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天地之道基础上构建自身人伦之道的特质。
(节选自文道育《关于华夏民族精神的若干思考》,有删改)
【问题】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它勾勒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B.只有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视为整体,人们才能够真正去理解自我觉醒的含义。
C.“自强不息”代表了人类觉醒过程中的自我修正精神,“厚德载物”则代表了反省精神。
D.“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结合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构建自身人伦之道的特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这种品德的实现原动力来自于人类自身,只有通过自我努力才可以实现。
B.人类在契合天地之道过程中,“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融合为社会公共道德。
C.《周易》中对于自然宇宙的表述强调在天道之下建立人道,人道所求即天道的部分实现。
D.“厚德载物”的出发点是客观事物,它更明确地突出了天地之道人所不能为的方面。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乐观面对人生的浮沉坎坷,百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品德。
B.史铁生双腿残废后一度颓废,他在地坛中感受到万物的生生不息,撞开了一条写作之路,展现出品德的自我修正性。
C.鲁迅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初学医后从文,希望以此改变国民麻木的精神及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是规范约束的结果。
D.邵逸夫在家道中落时创办影业公司,从1985年开始每年都捐赠巨额资金支持内地社会公益事业,表现出品德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
6.A(A.出自第一段,由总起句概括而成。B.陈述的是理解“自我觉醒”,也就是“自强不息”的过程性。C.是过渡性语句,陈述“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区别。D.是总结语,是一种补充陈述)
7.B(“相融合为社会公共道德”有误)
8.C(C.应是“品性的觉醒”而不是“规范约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