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会意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22日
作者:汤一介  文章ID:78560  浏览:

【原文】
    会意
    汤一介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我的读书观。一个学者一生要读各种各样的书,不是读什么书都要做到求甚解。
    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很多地方读不懂,但还是爱看。长大了再读《三国演义》,还有不懂的地方,但只是想知道它和《三国志》所载有些什么不同罢了,我并不想做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后来我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当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我读书教书,还是信守“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信条。研究哲学,有那么多书,每本书、每句话都要求“甚解”,可能吗?
    我认为陶渊明这两句话对研究哲学的人来说,后面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重要。
    我们常把汉人对经典的注释叫“章句之学”,每章每向都要详加解释。《汉书·儒林传》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儒师秦延君释《尧典》,十余万言;释“曰若稽古”四字,三万言。
    至魏晋风气一变,注经典多言简意赅,倡“得意忘言”,例郭象注《庄子·逍遥游》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谓“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并批评那种一字一向注解的章句之学为“生说”(生硬的解释)他说:“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
    我想,这就是“会意”。读哲学书,重要的在“会意”,而不在“曲与生说”?“会意”才能对古人的思想心领神会。
    据日本学者林泰辅说,《论语》的注解有三千余种;元朝的杜道坚说,《道德经》的注解也有三千余种,不管有多少种《论语》《道经》的注解,我们能说哪一种对《论语》或《道德经》“甚解”了呢?没有吧。
    杨伯峻先生在注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一向时说:“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我认为,杨先生的这种态度是对的,他只是“姑且”给一种解释,并没有说他的解释就是唯一正确的。
    读书人喜欢读书,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读书人,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考古的、历史的、民俗的,甚至科学和科学史的等等。是不能都要求“甚解”的,知道一点就行了。它可以帮助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读你自己专业的书,当然得了解得深入一些,但也只能要求“深入一些”,不可能字字句句都有所谓“正确了解”,而“会意”则是更为重要的。
    哲学家要求的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会意”实际上是加上了自己的创造”,这样オ真的是把学问深入下去了。

【问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人章句之学强调详加解释,故而出现《汉书》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的现象。
    B.儒师素延君释《尧典》十余万言,释“日若稽古”三万言,是章句之学的典型表现。
    C.郭象用自己对《庄子·道遥游》的注解,从事实上否定了章句之学的“曲与生说。”
    D.杨伯峻注“六十而耳顺”时说,“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汉朝到魏晋时代,对于经典的注解,风气有了颠覆性的转变,由详加解释转变为言简意赅。
    B.追求“甚解”,容易产生阐释的生硬牵强,“不求甚解”则可以摆脱诸种束缚,获得阅读的彻底解放。
    C.一般阅读,“不求甚解”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但专业领域研究的阅读,则需要深入一些。
    D.“六经注我”提升了主观个体思考的价值和地位,“我注六经”实质是对经典过分的信服与膜拜。
    17.作者强调读书追求“会意”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5.(3分)D
    【解析】作者用杨伯峻例子恰恰是来支撑自己“不求甚解”“会意”的观点。
    16.(3分)B
    【解析】错在“彻底解放,摆脱诸种束缚”。“不求甚解”,仍需抓住主旨精髓。
    17.(6分)阅读量大,无法处处“甚解”;能够“心领神会”古人的思想;无法“正确了解”所有字句;“把学问深入下去”的需要;可以避免“生说”。(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后门桥的修鞋匠
  • 下一篇: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