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
作者:未知 文章ID:78854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跃进。与此同时,《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较好成绩,海外票房接近4500万人民币。该片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囯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
(节选自央广网《<流浪地球>票房破46亿:高票房体现文化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科幻文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科幻创作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科幻借鉴了西方科幻的传统,关注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科技的关系。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中,作家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是,这种倾向有两个问题:其一,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承袭自西方科幻,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考察;其二,这种倾向与中国当今的社会主流感受不符。如果这主流倾向继续下去,中国科幻可能会重新回到边缘,进入那种“圈内叫好、圈外冷淡”的状态。
此外,科幻是个极度依赖创意的文艺类别,创新是它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科幻创意,尤其是那种开创性的创意,是很难找到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大量生产不具备科幻创意,但故事纯熟的作品。沿袭这种创作套路,中国科幻当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随后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能提高,再次被边缘化。
对中国科幻群体来说,产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中国科幻就像个刚进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以前青春浪漫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适应新的规则和观念。这些人可能还一时不太知道该如何面对资本、面对公众,但他们必须尽快学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
材料四
从《流浪地球》一波三折甚至险些夭折的拍摄历程不难看出,一方面,群众的确对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有着热切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普科幻作品生产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友好的产业环境。很多观众喜欢《流浪地球》,不一定是因为里面的科技元素,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否让更多人持续关注科学,甚至走进科研领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大热,为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些电影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为科学家赢得了企业家真金白银的资助。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否复刻这一传奇呢?业内人士表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的科学文化环境,有助于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也有助于这些作品发挥出最大的公益价值。尽管国内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群已经大大增加,但在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个比例还是小得可怜。即便是感兴趣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科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节选自《中国科学报·科普创作的产业环境还欠友好》)
【问题】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显示,2012-2017年间,中国市场上映的科幻电影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变化较大。
B.由图一可知,科幻电影以较低比例的数量产出较高比例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观影吸引力和票房竞争力。
C.图二显示,2012-2016年间,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累计票房,国产科幻片均落后于进口科幻片。
D.由图二可知,进口科幻片和国产科幻片上映数量与累计票房数变化趋势一致,上映数越大,累计票房数也越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认同助推《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说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B.《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中国科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中国科幻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C.影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混合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
D.中国科幻文艺的繁荣,需要科普生产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观众走出对科学的误解,使作品发挥最大的公益价值。
6.请你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4.D
5.C
6.(1)充分考察西方科幻中的哲学思考,调整科幻创作倾向;积极找寻科幻创意,自觉规避创作套路;(2)立足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从多方面考虑影迷需求,防止国产科幻边缘化;(3)调整举措,适应产业化带来的新规则和新观念,助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