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人文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9日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9101  浏览:

【原文】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人文标杆与精神尺度具有极强的覆盖性、渗透性和持久性等特质,具有感染人、征服人、熏陶人和塑造人等功效,其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能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撑。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秉持一种坚定信念和强烈信心,是对民族文化怀有一种深挚情感和浓郁情结。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文化自信包蕴两重含义:一是文化主体应当尊崇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持有一种敬畏敬仰敬重之心,在此基础上,以开放胸襟包容心态审视和对待一切外来文化,在共存共生中提振民族文化骨气、底气。二是对文化客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既能在演化进程中不断传承賡续,又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不被同化和异化。换言之,文化自信是一种开明的文化气度,是一种健朗的文化心态,这种气度和心态,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既往成就上的自豪感和荣耀感,也是对民族文化独特性存在意义的忠贞坚守和对民族文化发展路径的孜孜探寻。
    文艺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维度,在传统文化的开掘、梳理、呈现和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静代的作用。文艺创作只有对民族文化心存谦恭秉持信心,才能由衷地生发出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审美认同和实践认同,从而使文艺创作获得超越以往的精神高度和美学高度。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国人内心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心理归依,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丰厚滋养。如果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土厚壤,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只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波漂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风范,唯其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在波谲云诡的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掌控话语权。
    (摘编自刘金祥《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精神统摄》)

【问题】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能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撑。
    B.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
    C.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文艺创作才能获得超越以往的精神高度和美学高度。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心理归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谈文化,再谈文化自信,最后谈文艺创作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层层剥茧,逐层深入。
    B.文章两次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分别论证了文化的作用和文艺创作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C.文章从文化主体和文化客体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富有辩证性。
    D.文章围绕文艺创作与文化的关系来论证,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有较强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具有极强的覆盖性、渗透性和持久性,因此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人文标杆与精神尺度。
    B.坚持文化自信,就必须坚守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存在意义并探积极寻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
    C.文艺工作者只要能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守中华文化立场,传中华文化基因,展中华文化风范,主要目的是掌控世界文化话语权。

【参考答案】
    1.C
    2.D
    3.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后出塞
  • 下一篇: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先后以自然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