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青龙偃月刀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韩少功  文章ID:79370  浏览:

【原文】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问题】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自然朴实的语言,风趣活泼的方言俚语,与小说人物身份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读罢忍俊不禁。
    B.在描写何爹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时,作者三言两语,就将一位传统老剃匠形神俱备地勾画出来,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C.小说最后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心理、神态和语言,体现了何爹高超的剃头手艺和重情重义。
    D.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家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了解,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忧虑。
    5.请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5分)
    6.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4.C(没有心理描写。)
    5.①作者将何爹用的剃刀称为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里化用了“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故事。(2分)②用关羽的忠义不屈来表现何爹的不趋时和对传统的偏执。(3分)
    6.示例一:不可以删去。①情节结构:将情节推向高潮,使情节更完整。②人物塑造:再一次描写了何爹“张飞打鼓”的刀法,突出强调何爹的刀上功夫技艺精湛,而且更突出何爹为人讲信义、重感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主题表现:“人生最后的极乐”既有对何爹的敬重和赞赏,也表达了作者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尾段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惋惜之情。(6分)
    示例二:可以删去。①情节结构:三明爹像睡过去了,已经交代了结局,这样戛然而止,余味无穷。②人物塑造:何爹的刀上功夫技艺精湛,何爹为人讲信义,重感情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突出了,人物形象已经丰满了,无须画蛇添足。③主题表现:用三明爹的死象征传统文化的没落,这样的结尾更发人深省,让人去思考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原因,去思考如何挽救这些传统文化。
    (每点2分,任答一种观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
  • 下一篇:张任学,安岳人,天启五年进士。授太原知县,以才调榆次。崇祯四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