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无缝时代的审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26日
作者:王立刚  文章ID:79596  浏览:

【原文】
    无缝时代的审美
    王立刚
    ①左思面壁十年写出了《三都赋》,一时间风靡京城,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洛阳的纸价大涨。四百多年后,宋之问还说“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以今言而论,就是连续四百年一直在畅销榜上。
    ②洛阳纸贵,实质上揭示的是艺术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古希腊把诗人和匠人归为一类,就是因为艺术也是一种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文学、绘画、雕塑自不必说,就是舞蹈、音乐、戏剧等诸多表演性的艺术,也总是以真实的人的行为做媒介。艺术离不开媒介,又带来了艺术与场所的关系问题——必须前往某种艺术场所,才能欣赏到某种艺术,于是就有鲁迅《社戏》中几个少年撑了几个小时的船,在规定的时间,前往规定的地点,看一出规定的戏。
    ③但从古至今,我们不断创造出新的媒介,使我们能够越来越自由地突破这种限制,进行更便捷的审美活动,最终实现与艺术的“无缝对接”。
    ④无缝时代,是人类几千年追求的一个大势,审美方式也必然受到这一趋势的改变。正是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我们曾经发明了很多艺术媒介,这些媒介各有特性,所以诞生了各自的艺术场所。这些场所是现实的空间,只能保证一部分人“在场”,而另一部分人只好被屏蔽。未来的终极媒介却具有无限的整合能力,将使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审美的愉悦。这不能不说是技术带给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福利。
    ⑤但并不是说这种新的审美方式完美无缺。终极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大大强化了审美的个体性,曾经我们前往博物馆和美术馆,是主动投身于一种悠久漫长的文化传统,而今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像原子一样孤立的审美个体都可以面对艺术品进行欣赏,“个体化”进程将通过终极媒介达到顶点,届时,作为“孤独的审美者”的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认同?此外,极其便利的媒介,将不断使审美活动日常化,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审美感受的强度。古代社会,节日庆典严格按照时间发生,在“期待”之中,渴望的焦虑不断累积,这就是古代节庆会激发强烈感受的重要原因。在空间上,“前往”艺术场所的过程,也具有同样的心理作用。一旦“期待”和“前往”消失,审美就逐渐同化为日常生活,那艺术的“神秘”将去哪里找寻?
    ⑥人性中有追求便利的倾向,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只要人有欲求,它们就会竭力去满足。但追求便利的限度在哪里呢?《社戏》中,那些撑船的少年逆流而上,穿过夜晚和藻荇,遥远的社戏是他们的一个筹划、一次旅行、一场仪式,虽然他们与艺术场所之间有宽宽的缝隙,但弥合的行动,却又如此意味丰富。这将成为无缝时代的一种怀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问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思十年写成的《三都赋》成为文学的经典,四百多年间持续风靡,经久不衰。
    B.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戏剧都是落实到具体物质形式之上的“制造”。
    C.艺术媒介都必然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和艺术空间,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在场”。
    D.受传统媒介所限,《社戏》中的少年看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赶往规定的地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举古希腊将诗人与匠人归为一类的事例,理性客观说明了艺术当时低下的地位。
    B.审美活动与艺术的无缝对接,是人类追求的大趋势,人们的审美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C.对“无缝时代”问题,作者从优点与缺憾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形象说明。
    D.尾段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审美活动的怀念,表现了对未来“无缝对接时代”的思考。
    17.终极媒介给审美带来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5.C项,“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在场’”说法有误。原文中说“未来的终极媒介却具有无限的整合能力,将使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审美的愉悦”,所以,终极媒介可以满足所有人“在场”。选项结论片面。
    16.A项,“理性客观说明了艺术当时低下的地位”说法有误。作者举古希腊将诗人与匠人归为一类的事例,是为了引出艺术离不开媒介的观点,并无说明了艺术地位低下之意。选项曲解文意。
    17.优点:使每个人能随时随地享受审美的愉悦。缺点:①造成文化认同障碍;②降低了审美感受的强度。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近日,某三甲医院变身追星现场,不仅明星用过的输液包在朋友圈公
  • 下一篇:王嫂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