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
作者:李文初 文章ID:80063 浏览:
【原文】
从人的觉醒到“文学的自觉”
——论“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
李文初
国内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历史上的文学自觉时代是从魏晋开始的。所谓文学的“自觉”,其涵义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发展;二是按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在汉代,文学本身以及文学理论批评都未曾挣脱经学的束缚,奉命文学、帮闲文学乃是文学发展的主潮,作家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艺术上的追求和新变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汉人对文学本身的认识和探讨,大体上还停留在文学与外部世界(尤其是社会现实、政治教化)的关系上,至于文学自身的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人们还很少顾及,一偶有涉猎,也多是只言片语之谈,缺乏理论的深度和概念的清晰度。真正探讨文学自身艺术规律的专论,那是到魏晋时才有的事。
文学的“自觉”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先导的。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的观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因为艺术的创造,从来就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没有创作主体的相对自由,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发展。这一点,只有历史的车轮进入魏晋之后才有可能。
风靡魏晋南朝数百年之久的玄学,进一步推动人们对社会人生和自我价值作更深层的理性审视,并从本体论的高度找到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确认理想的人格就在于人自身展示出来的智慧和风采。魏晋风度,其实就是标榜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潇洒。
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起来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无论文学理论批评或是文学创作,都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这是人的觉醒促使文学“自觉”发展的时代特征,文学的这种主体精神表现在对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使魏晋文学成就飞跃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志”和“情”两个概念,常常是交织和相通的,但儒家诗教特别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作用,对诗歌的感情问题认识不多。儒家这种诗教观对于汉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起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汉末社会大动荡,儒家思想失控带来的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文学的抒情功能才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直至魏晋南北朝五言抒情诗绝唱时代,不正是因为汉代文学沦为经学附庸,致使文学主体精神长期被压而做出的一种符合逻辑的反弹吗?
魏晋以前,诗歌表现的空间基本上还限于社会生活的领域;魏晋以后,诗歌突破原有的范围,将艺术触角伸向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界,山水诗和其他山水文学的兴起,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辟出了一片大展才情的新天地,实现了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大突破。这种巨大突破,其实也只有在人的个体意识大觉醒,文学主体精神得到弘扬的历史氛围中才能实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构成了中国美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博大精深的总体,尤其是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蕴涵的某种独特艺术精神,对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魏晋,正是接受老庄哲学的启发、暗示,并结合当时的文艺创作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的时代。譬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引起广泛注意的言意、形神关系的研讨和论争,虽然焦点仍在哲学或思想的领域,但对当时的美学和文艺创作的震撼也是不可低估的。
(有删改)
【问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作家受经学的束缚很深,缺乏创作的独立自主精神没有艺术上的追求和创新。
B.对艺术法则和创作规律的理解粗浅模糊,造成汉代无法出现对文学自身探讨的专论。
C.只有认识并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才可能迎来文学“自觉”时代。
D.以个性自由和精神潇洒为重要特征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流行的玄学有密切关系。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时代,文人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主体意识开始觉醒,重视文学的创作规律,使文学成就产生飞跃。
B.汉代诗歌的表现领域仅限于社会生活,魏晋以后,在弘扬文学主体精神的氛围中,这一局面有了改变。
C.儒家诗教在“志”“情”两个概念中,更多强调“志”,对汉代诗歌的抒情功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D.儒道两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对两者的影响颇为明显。
17.文中画线处“多方面的审视和思考”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5.A
16.B
17.恢复和发展文学的抒情功能;开拓文学题材;创造性地思考和探索艺术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