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主角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陈彦  文章ID:80280  浏览:

【原文】
    主角
    陈彦
    忆秦娥突然那么想回她的九岩沟了,她就坐班车回去了。
    她已经很久没回来过了。家里除了老爹,全都进了省城了。本来她也是想把老爹接进城去的。可爹说要守老房子、守老屋场、守老坟山。
    娘说:“你爹主要是舍不得他那一摊子皮影戏呢。”
    还没到易家老屋场,忆秦娥就听到了锣鼓闹台声。敲得很专业,很讲究。甚至让她有些疑惑,哪里会有这样讲究的锣鼓敲家呢?
    有老汉、老婆子、娃娃们,在陆陆续续朝易家老屋场赶着。
    突然,有人认出了忆秦娥,一条沟里就迅速沸腾了。连各家各户的狗,也都跟着主人跑出来,对着不明真相的事体,乱叫乱咬起来。
    终于,忆秦娥在几十个老汉、老婆子、娃娃的簇拥中,回到了易家老屋场。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她舅胡三元。没想到,他已回九岩沟老家了。
    他是跟她爹一道,支起了这个皮影摊子。
    她突然发现,舅老了。老得满头白发,几乎没有一根青丝了。在正规剧团,武场面一般最少都由五六个人组成。而在这里,七八样乐器,全都是她舅一人操作着。除板鼓、战鼓、大鼓外,还兼吹着唢呐、管子。
    忆秦娥的出现,让整个易家老屋场立即轰动起来。她舅是因为敲打得太投入,没有发现她。
    她爹果然是老了,老得把两颗门牙都丢了。她问爹:
    “门牙怎么没了?”
    气得他爹直抱怨说:“问你舅去,问你那个死舅去。”
    原来爹的两颗牙,也是让舅在排练时,拿鼓槌无意间敲掉了。舅是嫌他把小锣“喂”慢了半拍。气得爹当时还跟她舅打了一架。但一想到皮影摊子得用人,尤其是像她舅这样的好把式、大把式。不用,找谁去?爹最后只好忍了。
    爹说:“你这个死舅,又能拿他咋的?把他告到派出所,抓到局子里去?可他毕竟是我的妻弟、你的亲舅呀!一辈子可怜的,都坏在这‘瞎瞎起手’上了,他是敲了一路的板鼓,也敲了一路的牙,还坐了一路的牢。老了老了,回到九岩沟,我还能再把他送到法院去?现在好了,就让他一个人敲。咱这摊摊,也养不起那么多下手。要敲,除非把他自己那一嘴狗牙,全敲掉算了。”
    这天,他们唱的是《白蛇传》。
    当满九岩沟的人,知道省城名角忆秦娥回到老家了,并且还要“亮几嗓子”时,很快,就把莲花岩、三叉怪、五指峰、七子崖的人全都招了来。
    村上还烧燃了多年没用的汽灯,一下把个易家老屋场照得明光光、亮晃晃的。连那些已经失明多年的老人都说:“亮,今晚咱九岩沟真亮堂!”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
    忆秦娥唱得声情并茂,眼含热泪,她舅敲得精神抖擞,气血贲张。她随便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移步,一个呼吸,一个换气,一个拖腔,甚至一个装饰音,她舅都能心领神会地给以充满生命活性与艺术张力的回应。那是高手对高手的心灵点化,是卯头对榫口的紧致楔入,是门框对门扇的严丝合缝,是老茶壶找见了老壶盖的美妙难言。好唱家一旦与好敲家对了脾气,合了卯窍,那简直就是一种极高级的唱戏享受了。这种享受,他们舅甥之间过去是有过好多次的,但哪一次都没有今天这般合拍、入辄、筋道、率性。两个从九岩沟走出去的老戏骨,算是在家乡完成了一场堪称美妙绝伦的精神生命对接。
    忆秦娥唱完,已是浑身震颤,泪眼婆娑,她先向父老乡亲弯下了九十度的腰,然后又深深给老舅鞠了一躬。
    老舅当下就捂住黑脸,哭得泣不成声了。老舅说:“他妈的,戏弄好了,真是能享受死人的。老舅现在死了都值了!”
    忆秦娥就极其享受地留在老家,跟老舅、老爹一起唱了三夜皮影戏。就在忆秦娥回来的第四天,派出所的乔所长从省城开车找她来了。
    乔所长说,把你娘吓得跟啥一样,一家人分析来分析去,说你可能是回了九岩沟。乔所长就开车找来了。
    舅说:“你还是得回省城去唱戏呢。我听广播里说了,小忆秦娥都出来了,好事情嘛!各是各的路数,你还有你的观众、你的戏迷么。你的那些戏,小忆秦娥还得好多年才能学像呢。到了这个年岁,名角都得唱戏、教戏两不误了。你麻利回去吧,我这些年在山里洼里、沟里岔里到处乱钻,知道秦腔有多大的需求、多大的台口。只怕你人老几辈子,都是把戏唱不完的。”
    第二天一早,她就听她舅在老屋场敲起了板鼓。那种急急火火的声音,催得连上学的娃们,都是一路小跑。
    她再也在家里待不住了。忆秦娥又一次离开了九岩沟。突然,她想唱点什么,或者喊点什么。一刹那间,她猛然想到了秦八娃先生说的一句话:“你哪天要是能自己吟出一阕‘忆秦娥’来,就算是把戏唱得有点意思了”
    她就突然脱口而出地,随意吟了一阕《忆秦娥·主角》:
    易招弟,十一从舅去学戏。去学戏,洞房夜夜,喜剧悲剧。
    转眼半百主角易,秦娥成忆舞台寂。舞台寂,方寸行止,正大天地。
    她身后,是她舅敲板鼓“急急风”的声音: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才才才才才才……板鼓越敲越急。那节奏,是让她像上场“跑圆场”一般,要行走如飞了。
    (有删改)

【问题】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忆秦娥回乡后,“沟里就迅速沸腾了”,“整个易家老屋场立即轰动起来”,这说明秦腔的确有着很大的“需求”与“台口”。
    B.生动、简洁工质朴、口语化是本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同时,恰到好处的方言应用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带入效果。
    C.忆秦娥在表演时极度投入,为戏中人物的悲苦命运所感动,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内心极度痛苦,“浑身震颤,泪眼婆娑”。
    D.小说末尾忆秦娥脱口吟出的《忆秦娥·主角》,看似,随意之作,实际是对她人生经历、艺术追求及当下心态的极佳概括。
    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胡三元的人物形象。(6分)
    14.小说以“板鼓越敲越急”的场景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

【参考答案】
    12.C
    13.①经历坎坷,“敲了一路的板鼓,也敲了一路的牙,还坐了一路的牢”,晚年在民间草台班子混饭吃;②性格急躁,因为姐夫锣“喂”慢了半拍,就把姐夫的牙敲掉两颗;③技艺高超,一个人能操作七八样乐器,敲鼓水准高;见识独到,力劝忆秦娥返回省城剧团,可以看出对秦腔发展(戏、角色、艺术)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共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4.①情节:照应前文多处出现的与“板鼓”有关的情节,呼应开头回乡的情节(说回就回的急切);②人物:“板鼓越敲越急”,渲染了急切的气氛,表明老舅劝他回城心情的急切,也暗示了忆秦娥打算返城时的心情;③主题:丰富了小说意蕴,深化了“舞台仍有大天地”(舞台寂,方寸行止,正大天地)的主题,需要艺术工作者“行走如飞”。④效果:以板鼓“急急风”的声音收尾,余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共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泊凫矶江馆
  • 下一篇: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