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作者:未知 文章ID:80282 浏览:
【原文】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宿白先生是我的授业老师,同时也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极大的一位先生。宿白先生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开创者和成就者,也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20世纪50年代,由他主持的河南禹县白沙镇北三座宋墓的发掘,以及根据此次发掘的考古资料撰写出版的考古报告——《白沙宋墓》(1957),是我国考古报告的经典,在考古界曾引起过巨大的反响。宿白先生在城市考古、墓葬考古、宗教考古、手工业遗存考古、古代建筑、版本目录和中外交流等多个领域均有开创或拓展,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中国佛教石窟寺考古学,也是由宿白先生开启的一个研究分支。
宿白先生学历史出身,他转向考古之后特别重视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他认为考古学不能离开田野考古,田野考古是考古生命力之所在。历史时期考古不同于史前考古,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研究都伴随着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在他看来,从事历史考古研究的人,不仅要研究考古材料,也应精通历史文献,考古的学生应具备史学和文献学的基本功。为此,他专门为从事佛教石窟寺考古的研究生开设了《汉文佛籍目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汉文佛籍的查阅方法,从中学习佛教考古的知识。
宿白先生自己的历史文献功夫有口皆碑,这与他转益多师的学术背景有很大关系。他在北大文科研究所考古组做研究生期间,到文史哲各个系听课,此外,他自己还兼学版本目录,在古籍版本目录学方面也有着极深的造诣。1947年,宿白先生在整理北大图书馆善本书籍时,从缪荃孙的国子监抄《永乐大典》天字韵所收《析津志》八卷中,发现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碑文,这是云冈石窟研究史上尚不为人知的重要文献。没有深厚的文献功力,是不可能发现并确定这篇文献的重要价值的。他所撰写的《〈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是研究云冈石窟历史的力作,也是他本人佛教考古的发轫之作,开启了他个人的石窟寺研究。
由于考古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考古实物的图像资料,宿白先生备课时就在讲义上亲自画图,讲课时也当场在黑板上画图。无论是古建筑结构,还是天王、力士塑像,他都能画得惟妙惟肖,令同学们赞叹不已。绘图是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所以宿白先生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在现场绘图记录遗迹遗物的技能。
有一回期末提交论文,我本来打算随便写一写交差了事。没想到宿白先生逐页批阅,一条一条意见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一张台历纸上,然后拿给我说:“你回去好好修改吧。”遇到这样的老师,学生根本没有空子可钻,只能老老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做。
宿白先生认为从事石窟寺考古研究的人可以从事各类研究,但首先必须做好两项基础研究,即“分期断代”和“考古报告”,否则无法开展石窟寺考古的深入研究。《白沙宋墓》颠覆了学术界对考古报告的认识,除了体现出考古报告应有的实证功夫之外,还展现了浓郁的学术气息和人文精神。尽管已出版六十余年,《白沙宋墓》作为考古报告的典范,至今仍在学界有重要影响。这本书里的学问太大了,按照现在都可以评一个高级教授了,可是当时宿白先生在北大只评了一个副教授,直到带我们这批学生的时候也还只是个副教授。但他总是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选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有删改)
【问题】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白沙宋墓》是宿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考古报告的经典,这篇考古报告的发表标志着中国佛教石窟寺考古学这一研究分支的开启。
B.宿白先生认为从事考古研究的人,尤其是从事历史时期考古的人,既要研究考古资料,也要研究历史文献,这种观点和他的学术背景分不开。
C.宿白先生在大量文献中发现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碑文,并确定了这篇文献的重要价值,体现了他文献功力的深厚。
D.绘图技能对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必不可少,宿白先生不仅自己在备课和授课时亲自画图,还要求学生掌握现场绘图记录遗迹遗物的技能。
1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宿白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在多个领域有开创或拓展,文章列举大量的学术成果,意在表明他的学界地位。
B.宿白先生是樊锦诗的授业恩师,文章仅简单叙述了老师的家世生平,更多的是从为人与为学的角度回忆恩师。
C.宿白先生对樊锦诗寄予厚望,因此无论是历史文献学习、现场绘图还是论文创作,都给予了她特别的指导。
D.文章两次引用宿白先生的话,照应开篇先生“对我的人生影响极大”,也表达了樊锦诗对老师深深的怀念。
20.结合材料,概括宿白先生“为学”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8.A
19.D
20.勤奋善学;治学严谨;潜心坚持。(共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