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齐是唐诗的序曲期,这个序曲唱得很长。这里要做技术性的补
作者:未知 文章ID:80284 浏览:
【原文】
南朝的齐是唐诗的序曲期,这个序曲唱得很长。这里要做技术性的补充解释:诗的新韵律所以创立,主要因为梵文在发音方法上影响了中国,其发音比中国语言精密。过去中国对诗的韵律并不多加分析,之后,定平、上、去、入四声法,讲究了。后来,沈约作《四声谱》,谢脁、王融赞和,以身作则,倡言为诗必须讲究四声,否则就不能算谐和,世称永明体(齐武帝年号)。永明体,四声法,将每个字纳入声部,俨然诗韵的“宪法”,后人说某诗“出韵”,即否定的意思,其实束缚了后世诗人的手脚。我的看法是,古人协韵是天然自成,到了沈约他们,用理性来分析,其实便宜了二流三流角色。对一流诗人,实在没有必要。沈约本人,一上来就做过了头,形式的完整使诗意僵化了,例:《石塘濑听猿》:“嗷嗷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鱼岩答。“六句完全对仗,但很不自然——【自然造人,知道该双的双、该单的单;两耳、两眼、两乳、两手、两脚、一头、一鼻、一嘴】——所以,沈约的主张,流弊是后人写诗成了文字游戏,小丑跳梁,一通韵律便俨然诗人。当然,沈约不负这个责。纵观中国诗传统,有太多的诗人一生为了押韵,成了匠人,相互赞赏,以为不得了,这是很滑稽的。总之,沈约做过了头。形式完整,诗意僵化了。该不对称时就不对称,文字岂可句句对称?
(选自木心《文学回忆录》,有删改)
【问题】
27.“南朝的齐是唐诗的序曲期”,即唐韵律诗开端于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28.永明体、四声法对诗歌创作有哪些不良影响?(6分)
29.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参考答案】
27.四声法是韵律诗的理论基础,永明体是韵律诗的创作尝试。(共4分。每点2分)
28.过分强调韵律束缚了诗人(诗人为了押韵成了匠人);使诗歌作品僵化(不自然);写诗成了文字游戏。(共6分。每点2分)
29.写诗使用对仗应该根据需要,(2分)要用得自然;(1分)过分追求形式完整会伤害诗意。(2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