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探讨文学美的发现和发展史,就要观察产生美学观念的原因。作者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0780  浏览:

【原文】
    探讨文学美的发现和发展史,就要观察产生美学观念的原因。作者的特殊的心理因素会产生特殊的美学观念,进而创造特殊形态的美。许多美学观念,本是时代趣味的演绎或呈现,例如杨震碑跋说“褚登善书如美女簪花”,元遗山《论诗绝句》说秦少游诗是“女郎诗”,虽然都用女郎之美来形容艺术之美,褒贬却不一样。另外,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其美感标准必有不同,表现在文学里,即成为每个时代或社会的美学特征。像南北朝期间,北朝乐府与南朝歌谣,就具体显示了不同社会的美感形态。美的问题,最初皆与哲学相混。时至今日,哲学美学仍然是美学研究的中坚,因此美学必然受哲人意见的引导。这是我们探究美学观念产生的原因时,很容易疏忽的一点。
    熟悉中国文学的读者,都知道“香草美人”是我国传统的譬喻方式,知识分子不得意时,往往自托为美女。其源则出于《楚辞》“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那么,什么才算是美呢?《说文解字》:“美与善同义。”《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春秋战国以来一般对美的看法。所以才用美女来譬况君子。苏东坡《赤壁赋》也说:“望美人兮天一方。”如今有些人看到这些文学作品中大量以美女喻人的情况,却怀疑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有“妾妇心态”,实在是因不了解他们对美的看法所致。
    反观西方,一方面自毕达哥拉斯以来,对美存在于比例、对称、体积等问题,殷殷致意;一方面又认为美不是善,而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下颤动,即使达到和谐,也是起自差异的矛盾统一。不同的美学观念,产生了不同的文学作品,而美感观念的产生,又来自哲人思想的引导或感应,不是十分明显吗?
    (选自龚鹏程《文学散步》,有删改)

【问题】
    27.美学观念产生的原因有哪些?(6分)
    28.中西方对于美的认识有何不同?(3分)
    29.依据文意,概括作者对“香草美人”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27.作者心理,时代趣味,社会制度,哲人的引导。(6分)
    28.中国认为美善合一;西方认为美不是善,美存在于比例、对称、体积等。(3分)
    29.“香草美人”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美人是指德善之人;把“美女喻人”疑为“妾妇心态”,是对“香草美人”的误解。(毎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丹东一号”是位于辽宁丹东的黄海海域一艘沉船残骸的名字。
  • 下一篇:在人类社会语言体系中,有关疾病的话语表达从未匮乏。当一种疾病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