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司马光  文章ID:81109  浏览:

【原文】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①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②。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①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鲜于子骏,即鲜于侁;范尧夫,即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彝叟,即范纯礼,为范仲淹第三子,范尧夫之弟。三人与司马光皆有交谊。②阕:终,止。

【问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头两句写春景园林和连绵的春雨,使诗人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
    B.末两句点睛之笔,既表白了高洁的品质,又流露出一缕淡淡的委婉曲折之情。
    C.“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直到夜半方醒,表达了年老不胜酒力之慨。
    D.“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一轮皓月正对着他的卧处,寂静的夜里满室生辉。
    E.“旁观”两句写周边的景色,游目骋怀,近处的山像象群静卧,远处则万籁俱寂。
    15.请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特色及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4.BD(A“连绵的春雨”错,雨已停。C“表达了年老不胜酒力之慨”错E“万象”理解错)
    15.诗歌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视觉、触觉、听觉相结合)(2分)
    有视觉所见荒僻的园林、幽深的草木、清冷的月色;有触觉感受到的久雨初停之后袭人的寒气,让人感觉衣单身寒;有听觉感知的万象寂然,群动俱歇。(2分)
    凄冷的景色烘托出诗人政治失意后的孤寂失落之感。(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
  • 下一篇: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