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春之怀古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7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张晓风  文章ID:81516  浏览:

【原文】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在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小鸭的黄璞,唱入软软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逗急了一山杜鹃花;一阵风起,可以吟唱出一片片白茫茫、虚飘飘的柳絮。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礼,但它却又好得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暗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河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人们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虫在咬噬草叶时猛然感到汁儿多了,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风儿柔了,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活了,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猛然感到水的血脉鼓涨了……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自然地将嘴撮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儿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儿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结果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儿去梳理。而风儿,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问题】
    18.一、二两段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以反映春天的到来?在语言表达上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4分)
    19.第四段描写鸟儿丈量天空,这一段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20.文章末尾说:“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遥远年代中的春天。”这话照应了文章的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1.下边是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第一段末尾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礼”,意思是说春天悄然而来,也不跟人们预约一下,不向人们打声招呼。
    B.作者想象一个故事,叙写春天得名的由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也表现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又惊又喜的神情。
    C.作者选取了多个镜头,再现了多个实景,来礼赞美好自然;在描写叙述时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表现出作者诗人般气质。
    D.作者在用感性之笔描写大自然的同时,又对大自然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在文章中直白地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E.作者文字灵巧,语言优美,如“所有的花,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就把蝶和蜂诗化了。

【参考答案】
    18.描写的事物是:残雪,春雷,杜鹃啼唱,春风,桃花。在语言表达上主要运用了拟人、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
    19.要表达的意思是春天的天空无比湛蓝,无比明净,无比旷远。
    20.这话照应了文章的题目。(2分)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作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遗憾;作者无比热爱和向往美好的自然环境。(4分)
    21.CD(C.“选取了多个镜头,再现了多个实景”,不对。作者所写都是想象的虚景。D.“直白地告诉人们”不对。本文主旨的表达是含蓄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曲江对酒
  • 下一篇: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