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洋芋片往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1784  浏览:

【原文】
    洋芋片往事
    那是1995年,我们和洋芋片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洋芋片是一种廉价的零食,薄切的土豆片用白水煮过,拌点辣椒油、味精、盐,便宜又解馋,比后来的辣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做小生意的阿姨和奶奶们一般一天煮一锅,装一脸盆,搬到学校门口卖。一毛钱起卖,拿塑料装一点。一般一个人也就买个一两毛的,买五毛钱的一定是摆阔,贿赂四五个同学不成问题。
    这就是洋芋片,我们的敌人。
    我们年少无知,不知道世道险恶,不知道小贩们有多坏。不过没关系,我们有学校和张老师。张老师告诉我们:
    “你们知道么?那些卖洋芋片的每天晚上跑去菜市场捡烂洋芋,带一个不知道从哪捡的脏兮兮的口袋,然后在那些烂菜叶里啊,烂西红柿里啊,把烂洋芋找出来。带回家了以后呢,也不洗,实在脏就拿洗脚盆用洗脚水冲一下,旁边的苍蝇啊就飞啊飞……”
    教室里充满了表示恶心的“咿——”的声音,有的同学用手在鼻子面前扇风,就像闻到了什么臭味。
    “他们有一个专门煮洋芋的锅,也是从来不洗的,脏兮兮的,蟑螂老鼠什么的就在旁边爬……”
    前排几个男同学动作夸张地假装干呕……
    即使如此,还是有管不住嘴的同学。每天放学后,校门口的小摊旁边还是围满了人。张老师说了,遇到同班同学买洋芋片,也不用多说话,过去拍一下肩膀就好了,让他自己想。好话说尽了,不听劝也没办法,这就叫自甘堕落。
    如果在学校附近吃洋芋片,被值周生抓到了,就会给班集体抹黑。没戴红领巾、迟到、吃洋芋片,抓到了就会扣班级分,扣分太多就拿不到“流动红旗”。
    当时有个女同学,和我一个院子的,每天都会一起走路回家。她成绩好,长得也好看,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叫墨妍。我和她回家的路上从来不会买洋芋片,不但不买,看都不看。只有和她才有这种默契,我一直觉得我长大以后会和墨妍结婚,直到她告诉我她也吃过洋芋片。
    她说不是她自己买的,是别人给她吃的,那人骗她说是自己家做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算什么朋友?自己不上进,还要费尽心机把好学生拉下水。张老师没说错,这就是未来的社会垃圾。
    可又有什么用呢?吃了就是吃了,不管是不是主动吃的,都是吃了。怎么才能帮助她?怎么才能拯救她?
    我做了一个悲壮的决定,牺牲自己,也吃一次洋芋片。这样我们就扯平了,她不会因为吃过洋芋片而自卑,我们都犯过错误。
    那天中午我们一起回家,我一路漫不经心,心事重重。在路口分开以后,我偷偷折返回到校门口,已经没有穿校服的人了。四下张望,确实不会被发现,我低着头走到卖洋芋片的小摊前,递给阿姨两毛钱。
    没人发现。
    我走回家,不能跑,会让人起疑心的。也不能走太慢,回家太晚也会起疑心的。
    洋芋片就在我兜里,热乎的,我攥着塑料袋,用袖口把衣兜挡住,谁也不会发现异常。
    我终于走进单元门了,长出一口气。我走到三楼,这里是最安全的,没人看得见,如果楼下有人进来,我可以听到声音。塑料袋扔在垃圾道里,谁也不会发现。
    我掏出洋芋片,攥太紧,有一片已经断了。我带了纸巾,吃完就擦嘴。回家先假装上厕所然后去漱口,这样我妈也不会发现。
    吃吧,就这一次。就一次。
    我解开塑料袋,一股辣味扑鼻而来,我好像流口水了。
    我隔着塑料袋,捻起一片,迅速放进嘴里。
    啊!太好吃了……
    (选自《视野》2016年19期,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关于对小说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写洋芋片制作简单却比后来的辣条高明,反映了人物对洋芋片的心理感受,并暗示了“我”曾经吃过洋芋片,战争可能会失败,起到伏笔的作用。
    B.学生们在听完张老师夸张描述后的情绪反应说明战争动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同学和“我”一样把洋芋片看成了敌人,参与了洋芋片的战争。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我”偷偷买洋芋片吃的紧张心理不仅反映出“我”为了爱情甘冒风险的牺牲精神,而且表现了“我”抵挡不住美食诱惑的心理。
    D.“张老师说得没错,这就是未来的社会垃圾”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十分信任老师,和前文张老师描述洋芋片制作过程时大家的反应形成呼应。
    5.小说以“洋芋片往事”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6.作为一篇自传体小说,本文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C    “爱情”言之过重,“不能抵抗美食的诱惑”于文无据
    5.构成小说的线索。从将洋芋片当做敌人般厌恶抵制,到觉得洋芋片好吃,全文围绕“洋芋片”这一中心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洋芋片”事件,塑造出一个单纯天真、谨慎小心的小学生形象。揭示小说主旨。通过与洋芋片的战争最终失败这一事件,揭示了童年成长的启示:在美食面前大道理的抵抗力微不足道。(每点2分)
    6.用儿童口吻叙事,强化了小说的文学性,幽默生动,充满童趣。
    全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叙述主体,回忆了“我”与洋芋片的斗争经历,显得客观真实。
    全文采用有限视角,造成悬念,使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增强了生动性。
    (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欲扬先抑等也可酌情给分。答顺叙不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随着对华贸易战不断升级,白宫一手撕碎了美国自由贸易卫道士的形
  • 下一篇:2017年,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被媒体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