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7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川端康成  文章ID:81900  浏览:

【原文】
    家
    (日本)川端康成
    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
    “竹林子的风声啊。”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
    “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明亮得很。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里头是一张双人床。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
    “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妻子在新来乍到,不知前后高低的屋子里,竟能像明眼的少女一般,稳健迈步走到寝室里来。两个人并肩坐到床边上去,彼此手搭着背,一面还像装有弹簧的玩偶一般,好乐好美地跃动弹跳了起来。妻子低声吹起口哨来,都已忘了时间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不知道。”
    “到底是什么地方嘛?”
    “反正不是你家就是了。”
    “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
    (有改动)

【问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夫妻俩往山坡上走时,妻子分辨不出竹林子的风声,又对旧房子眷恋不已,说明她是一个喜静守旧的人。
    B.小说中丈夫带着眼盲妻子频频换房租房,看房子时急切粗鲁,甚至把她推倒在躺椅上,说明丈夫粗俗、缺乏教养。
    C.小说中妻子吹起口哨、忘记时间的细节十分传神,结尾借人物之口说出“反正不是你家”,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很有张力。
    D.小说语言冷峻、客观,许多情节虽然是一笔带过,却能将人物点染得有血有肉,这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水准。
    E.夫妻之间的言语情态纯真自然,尽管贫寒漂泊,两人一颦一笑中却饱含对生活的爱,这种反差正是小说的深刻所在。
    (2)优秀的小说有一个好题目,本文以“家”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眼盲妻子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妻子说“这样的地方如果到处都有,那该有多好”,你认为她俩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CE
    (2)①作为线索,统摄全篇。整篇小说围绕“家”展开,以租房的所见所闻所为来推动情节发展。②交代主要内容。小说以夫妻俩回忆过去的“家”,观察现在的“家”,谈论自己心中的“家”为主要内容。③揭示小说主旨。小说围绕“家”行文,到结尾笔锋一转,点出“这不是你的家”,更显对家和归宿的渴望之强烈。
    (3)①安土重迁,怀旧。留念故居,喜欢熟悉的环境,对新房子充满彷徨犹疑。②敏感不安。分辨不出风声,感到惊惧;敲打琴键像触碰怕人的东西,体现出敏感矜持的性格。③纯真好奇。虽怀念旧居,进到新房子忽而弹起钢琴,弹错了像小孩般地笑,在床上弹跳等,都说明她纯真活泼。④乐观积极。虽然眼盲,贫苦漂泊,弹琴时琴声却活跃悠扬,并且对“家”饱含期望。
    (4)能找到。①从主题上看,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夫妻俩真诚爱护彼此,简陋的旧房子也因为这爱而温暖,双方互相依偎相濡以沫,对家有着强烈的渴求,有这样的情感基础,两人相依为命的居所就是“家”。②从人物来看,两人顽强坚韧乐观。虽然贫困漂泊,居无定所,但言谈举止纯真美好,比明眼人更懂得生活的情趣;且渴望归宿,并顽强坚韧、辛勤努力去奔波寻觅,一定会有自己的“家”。③从情节上看,二人融入新生活迅速,适应性强。进新屋时妻子称离开的租处为“现在的房子”,还不时抱怨和旧房子水乳交融,格外亲切;可是刚进新房间不久,两人就欣喜于陈设的完备,兴奋自在地弹奏起钢琴来,在床边并肩倚坐弹跳,吹口哨,稳健迈步行动自如,适应很快,他们定能找到自己的“家”。
    【解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项,“喜静”是准确的,“守旧”并不合理,她因为眼盲必须如此;B项,“急切粗鲁”是源于欣喜,“自私粗俗无教养”分析错误;D项“小说语言冷峻、客观”不准确,本文语言细腻,富有情感。所以选CE。
    (2)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标题的一般作用有: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本题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从文中可以归纳答案的有:“家”作为小说的标题,应是线索,因为整篇小说是围绕“家”展开的;其次,小说以谈论自己心中的“家”为主要内容,还有作者写“家”,更显对家和归宿的渴望之强烈。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文本中写“眼盲妻子”的内容有:留念故居,喜欢熟悉的环境,对新房子充满彷徨犹疑;敲打琴键像触碰怕人的东西,体现出敏感矜持的性格;进到新房子忽而弹起钢琴,弹错了像小孩般地笑,在床上弹跳等;弹琴时琴声却活跃悠扬,并且对“家”饱含期望等。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类似题目应有不同见解,但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深刻分析。一般要从文本的主旨内容、结构安排、写作目的等方面加以分析,还需结合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情节安排等分析、判断。本题中,要抓住“夫妻俩真诚爱护彼此,简陋的旧房子也因为这爱而温暖,双方互相依偎相濡以沫,对家有着强烈的渴求”、“两人顽强坚韧乐观”的性格特征、“二人融入新生活迅速,适应性强”等方面可以分析出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长沙过贾谊宅
  • 下一篇:学界典范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