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1951  浏览: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D.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浪漫主义作品,倾诉了作者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
    B.《国风》是《诗经》“风、雅、颂”三大内容中的“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民间歌谣,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C.《易》,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后来成为儒家重要经典,也称《周易》或《易经》。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名。古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颇有实权,东汉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多为赠官、加衔之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屈原颇有才能。屈原曾和上官大夫职位相同,上官大夫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曾被君王委以重任。楚怀王授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写完草稿,没有给上官大夫,并说他的坏话。
    C.屈原忠君爱国。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因此写《离骚》抒发悲愤之情。
    D.屈原身遭放逐依然心系国家。他不忘君王复兴国家扭转局势的心情,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2)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参考答案】
    10.B
    11.D(太傅,多无实权)
    12.B(“因谗之曰”的主语是上官大夫)
    13.(10分)
    (1)往上追述到帝喾(的事迹),近世(往下)赞扬齐桓(的伟业),中间叙述商汤、周武(的德政)以此来批评时政。阐明道德内容的广博深远,治世乱世的因果必然,没有不全部呈现详述的。(刺1分,明1分,靡1分,句子大意2分)
    (2)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亡1分,纳1分,之1分,句子大意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奇遇
  • 下一篇: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