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北京,南京

发布时间:2024年1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侯发山  文章ID:82151  浏览:

【原文】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问题】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
    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对老伴的深情和对儿女的理解。
    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
    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5.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D
    5.①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②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形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⑧一个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形象。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
    6.①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是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内心的朗盼和纠结,暗线是儿女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待父亲日益疏离的态度。②先扬后抑(或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前面极力铺陈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的喜悦和村民的羡慕,最后才揭出真相,极具震撼力,很好地表现了主题。③伏笔照应巧妙。小说多处设伏,前后照应,巧妙暗示了小说的结局。如说到儿女的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等等。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A项,“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不对,属于浅层次解读。B项,应该是“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C项,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故选D项。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答题时,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本中人物的动作、行为、语言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结合文本的内容,列举文中能反映人物形象的事例分析。本文中“老歪”忠厚善良,敢于担当,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儿女成人,无怨无悔。他疼爱儿女,寡言隐忍。一心放在儿女身上,面对儿女的不孝独自垂泪。如“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同时又忠于爱情,始终不渝,“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妻子早亡,终身未娶,进城也想着带上妻子的照片。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小说的谋篇布局类试题要此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考虑,解题前的要通读全文。在小说的情节线索设置方面,明暗线索交织,故事的主干情节也就是明线是从老歪这个角度展开的。老歪这两天睡不着觉,在北京的儿子叫他去北京住住;在南京的女儿想他到南京玩玩。他心里不知如何选择,去北京,怕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又怕儿子不高兴。当老歪在同一天收到北京、南京同时寄来的车票时,结果老歪既不去北京,也不去南京,老歪哪里都不去了。暗线则是他的儿女在外地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对待父亲的日益疏离的态度,“去南京的车票是北京的儿子给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南京的女儿给寄来的”,这个核心细节的形成是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事件交汇而成。在人物形象和主题方面,采用的先扬后抑的手法,儿子、女儿表面上是很孝顺,但儿子要把孤独的老父送到妹妹处;女儿也是要把一把屎一把尿带大她的老父丢给哥哥。而这样的安排,小说在前面也多次设下伏笔,如儿女家庭组合的特殊性。小说最终揭示了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儿女,表面上关心老父,其实骨子里对父亲的生活和情感比较冷漠且不负责任的主题。同时联想到儿子、女儿处理家庭关系的生活情境(日本媳妇;秃顶丈夫等),均暗含了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中,年青一代传统美德的丧失。
    【点睛】
    小说的构思或谋篇布局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主要从前后文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从21日早上起,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迅速传播,到当
  • 下一篇: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