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今天揭晓的“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确认自

发布时间:2024年1月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229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今天揭晓的“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确认自己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在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方面打分都在7.5分以上(满分10分)。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我们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青年中,80后受访者获得感和安全感更高,90后幸福感更高。90后的获得感、安全感低而幸福感高,或因获得感和安全感跟个人阅历有关,年长者因有在不同年龄段的阅历,纵向对比会有更明显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而90后因生活阅历,对比感受不明显,但他们活在当下,觉得很幸福。90后的幸福感更强,因为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独生子女,父母通常是70后,给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属于消费的一代。90后的安全感稍弱,因为他们处在奋斗的起点,获得的社会资本、保障性要素和支撑性条件都还不够多,还没到真正拥有自己一方天地的时候,相对来说安全感会弱些。
    (摘编自黄冲杜园春《“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发布: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的充分受益者》,《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11日)
    材料二: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本省原创材料,仅供省内研用。“三感”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展示。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三感”,将成为衡量改革成败的基本指标。
    影响“三感”的因素有很多,但只有弄清哪些因素对“三感”有显著影响,我们才能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三感”,提出切中要害、更具体且可操作的建议。中国青年报社进行“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对诸多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显示,调查的已有因素中,最影响获得感的因素是“工作稳定”和“收入提升”,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们身体健康”,最影响安全感的因素是“未来生活保障”。
    (摘编自黄冲杜园春《当代青年的幸福感从哪里来》,《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11日)
    材料三:
    教育部长江学者周晓虹曾在访谈中说到改革开放对他那一代人命运的巨大影响。他1978年时21岁,做过知青,赶上恢复高考。他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周晓虹及同时代人经历的命运改变,可称为改革开放对中国人命运改变的“解除压抑”版本,其特征是恢复高考使很多人进大学入体制,通过体制的资源配置获得阶层和命运的跃升。如今高考制度虽已寻常化,是国家的正常阶层流动方式,且更多人通过获得大学文凭进入的是市场而非体制,但仍可视为该版本的发展延续。如今对压抑的解除仍有很大潜力空间,这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应有之义。
    第二版本可称为引导能量。最典型的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引导农民“离土不离乡”,剩余劳动力投入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导出的能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万元户”和乡镇企业主。能量一旦被引导到改变自身命运,它就极大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仅解除压抑和引导能量还不够,还需通过制度、政策等组织投入到特定领域和方向。这构成了改革开放对中国人命运改变的第三版本——组织能量。如20世纪80年代成立经济特区,给出各种政策;90年代后全面开放;如地方政府竞争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如积极给出优惠政策扶持各类高科技企业;如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对能量的组织,引发巨大的财富规模效应,在相应的利益结构上,使处于该结构各种位置的人受益,实现阶层攀升。
    一个有机体的高速发展还需要激发出它巨大的潜力。这是改变命运的第四版本。这类例子如互联网、高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在改革开放对中国这个有机体巨大潜能的激发中,很多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商品、服务被创造出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了蛋糕。能吃到这些蛋糕的人实现命运的巨变。
    解除压抑、引导能量、组织能量、激发能量,使中国这个有机体焕发巨大活力。这正是中国人改变命运的方式,每个人都在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
    (摘编自石勇《改革关乎国运》,《南风窗》2018年11月21日)

【问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既是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在,也是国家发展的归宿。
    B.80后受访者获得感和安全感高而幸福感较低,是因为幸福感与个人阅历无关,无法通过身处不同年龄段的纵向对比来感知。
    C.能否确保工作稳定和收入提升、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们身体健康及未来生活保障,是衡量“三感”高低及改革成败的主要指标。
    D.改革开放通过解除压抑、引导能量、组织能量、激发能量的方式改变国运,也改变了很多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个体的命运。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高考制度虽然已经常态化,但多数大学毕业生进入的是市场而非体制,因此,他们潜在的压抑并未得到解除。
    B.国家通过引导能量的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生产方式获成功,助推社会变革,说明个人命运与国运密切相关。
    C.顺应制度政策的人把握时代机遇,在特定领域相应利益结构中获益,改变阶层固化现象,体现出改革带动的活力。
    D.改革开放激发国家发展潜能,创新创业时代到来促进相关产业从业者改变自身命运,个人和国家在改革中共同成长。
    6.如何才能使当代青年成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拥护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
    5.A
    6.①加深当代青年对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引导青年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②明确影响当代青年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主要因素;③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当代青年的“三感”,增强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意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评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 下一篇:伏击(节选)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