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稻草爷

发布时间:2024年1月1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宗晴  文章ID:82493  浏览:

【原文】
    稻草爷
    宗晴
    稻草爷种了两亩稻田。秋收时,有外地的收割机开进村,稻草爷却肩扛搭斗到田间,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
    村民们不解。两亩田,收割机来回溜几圈就完事,只需把一袋一袋的稻谷运回院坝晾晒就行了,多快呀。
    有人替稻草爷算了笔细账:若请人打谷,除去人工费、生活费、烟酒钱,还有稻草爷种地的活路钱、肥料款,那粮食跟直接掏钱买还有啥区别?
    谁知稻草爷打谷不请人,他自己割自己打。人们懂了,稻草爷是算过细账来的,不会轻易把钱拿出去。
    庄稼人秋收抢时间,以前还没收割机的时候,天不亮就出门割谷了。稻草爷打谷,与众不同。他要等到太阳出来,把露水照干了,才挑着箩筐慢悠悠地来到田间,抽出镰刀,弯腰刷刷地割一气谷,见密匝匝地摆了一大片了,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
    稻草爷将稻草竖靠在搭斗耳朵边,凑齐五把,用几根稻草捆绑,绾一个套,轻轻一拉,噗地抛出去,一个稻草人便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了。
    秋阳高照,天空像一只倒扣着的铁锅,烧得发烫。田间暑气弥漫,稻草爷如置身蒸笼中,挥汗如雨。搭斗渐渐有些沉了,稻草爷拉起来吃力,用撮箕将稻谷装入箩筐,接着又躬身割谷。如此停停歇歇,一天下来,稻草爷的稻田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窟窿。
    村里人都知道,稻草爷不缺吃穿,儿女们有出息,把他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多年,村民们差点都快把他忘掉了。
    但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后,稻草爷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还种了两亩稻田。稻草爷说,叶落归根,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绿色食物不施药,吃着放心。
    短短几天,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留下稻茬,收割机绞碎的稻草乱七八糟地躺在稻田里,烈日一照,显得干燥枯黄。村民们打燃打火机,秋风中,随着咝咝的声响,火势蔓延,稻草顷刻化为灰烬。
    稻草爷望着被烧掉的稻草,叹了一口气。
    秋收的脚步渐行渐远。五天后,稻草爷的稻谷终于收完了,两排稻草整整齐齐,像是列着队,等他检阅。趁天气晴好,稻草爷忙着翻晒稻草。一个一个的稻草人被他提起头,另一只手掌一摊,稻草撒开,以“四平八稳”的姿势站稳,然后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
    村民们更加迷惑。哼哼,你说稻草有啥用?你说现在稻草还有啥用!
    有人屈指数来——
    其一,以前稻草可以喂牛,是牛冬天的上好草料。现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犁田机,耕牛基本上过时了,你看哪里还有一条牛?收起稻草干啥?
    其二,以前稻草可以做柴火,用来煮饭。如今烧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还环保。还要这稻草干啥?
    其三,……
    稻草爷不与人理论,扛了根竹竿去挑稻草。稻草爷体力不比当年了,每次只挑十二个,晃悠悠地挑回院坝边堆着。稻草爷挑稻草也要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说没露水的稻草才不会霉烂。
    稻草爷把稻草全部挑回来后,就开始码草垛,请人递草,他亲自码。稻草爷用一些稻草捆铺一个圆盘,他站在中间,稻草从四面八方递上去,一层一层地铺,每个稻草都有一束被反剪转来,交叉压在稻草爷脚下。稻草爷一边铺一边踩,尽量把稻草踩得服服帖帖。稻草干酥酥的,光滑无比,草垛像装了弹簧,不停地晃动,稍不注意就会倾斜或者翻倒。稻草爷的身子跟着晃动……但稻草爷毕竟是这方面的老把式,稻草垛渐渐向四周扩充,最后形成坛子状。
    尽管稻草爷穿了长衣长裤,他的身上还是被稻草刺起了一条条的红血印,奇痒无比,被抠破皮后溃烂,起了一块块的瘢痕,比癞蛤蟆还难看。稻草爷不恼,稻草爷看着草垛笑。
    入冬时,该收黄豆了,村民们正愁找不到绳子捆,看见稻草爷的草垛,猛然想起稻草这毫不起眼的东西,是捆黄豆梗的最佳材料。他们说,稻草爷,把你家的稻草扯幾根,我们的全被收割机轧坏了。
    稻草爷乐呵呵地点头,说,没事,你们用得着,尽管扯去。
    有人拔了菜苗,挑到小街上去卖,扯稻草爷的稻草捆绑。稻草爷挥挥手,扯吧,扯吧,自己动手。
    小街上有几家开饭馆的老板闻讯赶来,要买稻草爷的稻草。他们说,跑了许多地方都不见这玩意儿了,发煤炭灶没它还真不行。稻草爷说,送几捆可以,给钱往别处去。
    数九天,村民们普遍宰杀年猪,用稻草爷的稻草搓草绳,他们说稻草爷的稻草黄灿灿的,很柔韧,捆猪下水最好。附近有几个女人焐臭豆腐,也选稻草爷的稻草遮盖……曾经被人遗忘的稻草,居然有了诸多用处。
    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慢慢枯瘦下去,稻草爷却眯着眼笑。仿佛,他又看见去年那个比他年龄还大的老哥子,站在他家门前买稻草的情景,说睡不惯床垫,木板床下面铺稻草睡觉最热乎。当他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时,稻草爷记下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稻草爷天天守在门前,向很远的地方望去,他焦急地期待着那个老哥子再次出现。

【问题】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稻草爷打谷时,作者用了“慢悠悠”“刷刷地”“密匝匝”“簌簌地”等一系列叠词,既具音韵之美,也表现了稻草爷劳作从容与娴熟。
    B.村民们认定“稻草无用”,但入冬之后,“无用”的稻草却被广泛使用,从“无用”到“大用”,作者以此来揭示村民们的无知和浅薄。
    C.作者两次提到稻草爷劳作要“等到太阳出来”,说明稻草爷尊重自然规律,有丰富的农作经验,并且勤劳、吃苦,不惧农事条件艰苦。
    D.稻草爷用手工方式打谷、收割后收集稻草等作法,在村民们眼中显得格格不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思考。
    8.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往往有助于实现创作意图。试分析本文稻草爷“割稻草”“码草垛”等劳动场景的功能。(6分)
    9.小说以一个开放式结尾收束,从文本情理逻辑来看,你认为“老哥子”最终会出现吗?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7.(3分)B
    8.(6分)①交代了稻草爷劳作活动的空间场所和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渲染了稻草爷劳动辛苦而喜悦的氛围;③揭示稻草爷勤劳、擅长劳作、享受劳动的性格。
    (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老哥子”会出现。可从文本事实、情感逻辑、形象塑造等角度加以阐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
    “老哥子“不会出现。可从情感预期、事理逻辑、作品主旨等角度加以阐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
    (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
  • 下一篇:郭子仪,华州郑县人。子仪长六尺余,体貌秀杰。(天宝)十四载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