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用钱奖出来的“孝”还是不是真孝?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0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3463  浏览: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扬子晚报》报道,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
    这一“奖孝金”果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老人被看望的次数暴涨。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2.
    用钱奖出来的“孝”还是不是真孝?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江苏苏州市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将尽孝和金钱激励挂在一起。“奖孝金”制度一时引发了网民的热议,褒贬不一。
    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考验着人们的孝道,也呼唤着养老模式的“与时俱进”。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让不少子女和父母处于一种分散居住的状态;这种物理上的距离,不可避免会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西方家庭的养老则是一种单向循环的接力模式,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以后继续抚养下一代,老人则被推向社会。与之不同,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里,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之后再“反哺”;这样的双向循环养老,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义务的伦理实质。这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在当代社会,将我国传统的“反哺”和“接力”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需要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机构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前行,也离不开子女多一些陪伴和亲情互动。
    居家养老实质上是一种亲情养老,市场化、社会化养老尽管将老人托付给护理院或养老院,子女的精神慰藉同样必不可少。子女将父母送到护理院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并不意味着父母的老年生活有品质;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老人孤独、寂寞的精神世界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在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中,子女却长时间、经常性地角色缺席。
    “奖孝金”的初衷,在于激励和引导子女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探望父母长辈。“奖孝金”不仅可以让那些经常看望父母长辈的人们得到实惠,也能够提升公众对看望老人的价值认同。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奖孝金”对看望老人进行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有助于唤醒一些人的孝道自觉——看望老人本来就是一种情感义务和道德责任,“奖孝金”却上升到奖励的高度。这样的“谬赏”,何尝不是一种温馨的提醒和柔和的敦促?
    遵循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循规范的利益的支持,其道德价值通常是脆弱的。“奖孝金”提供了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能够提升子女看望老人的积极性。尽管“奖孝金”在道德上看上去不够美好,却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作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证明了“奖孝金”没有沦为“稻草人”。
    我认为,养老院制定“奖孝金”的行为值得肯定。对于护理院来说,“奖孝金”会增加运营成本,并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但却推出“奖孝金”,唤醒儿女孝道自觉,既体现了其专业性,也体现了其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让老人的世界多些色彩,多些活力,多些光亮和温暖,离不开子女养老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重塑和人文关怀的提振。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奖孝金”有助于孝道回归,未尝不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让知耻成就人间正道
  • 下一篇:英雄出吾辈,逐浪踏青波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