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闹市闲民

发布时间:2024年3月26日  更新时间:2024年3月26日
作者:汪曾祺  文章ID:83759  浏览:

【原文】
    闹市闲民
    汪曾祺
    我每天在西四倒101路公共汽车回甘家口。直对101站牌有一户人家。一间屋,一个老人。天天见面,很熟了。有时车老不来,老人就搬出一个马扎儿来:“车还得会子,坐会儿。”
    屋里陈设非常简单(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一目了然。
    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目镜——这副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很长,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的微厚而柔软的上唇。——相书上说人中长者多长寿,信然。他的头发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齐。他常年穿一套很宽大的蓝制服,天凉时套一件黑色粗毛线的很长的背心,圆口布鞋、草绿色线袜。
    从攀谈中我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儿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是:“乱!”他愿意一个人。他的女儿出嫁了。外孙也大了。儿子有时进城办事,来看看他,给他带两包点心,说会子话。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
    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
    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
    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
    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远的不说。敌伪时期,吃混合面。傅作义。解放军进城,扭秧歌,“呛呛七呛七”。开国大典,放礼花。没完没了的各种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大家挨饿。“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四人帮”垮台……
    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
    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
    这是一个活庄子。
    一九九○年五月五日

【问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闹市闲民”叙写一位老人,是汪曾祺坐公交换乘时所见,他没有大喜也没有大忧,无欲望亦无追求,这样的恬淡情境是作者欣赏的。
    B.老人“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每天“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这境界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都市闲人有相似之处。
    C.文中对老人在成为老人之前的身世并没有介绍,但社会动荡没在老人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仍“天然恬淡”,当年一定是一位智者。
    D.作者常与老人攀谈,为了看老人拨鱼儿不惜错过车,回家后又学着老人的法子做拨鱼儿,买各种新鲜菜蔬,也可以说是一个“闲民”。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3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老人的相貌,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老人虽没有名姓,却形象鲜明。
    B.“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是插入语,看似与文章没有太大关系,却强化了老人生活的简单。
    C.作者在记叙老人一生时,有意简化老人过去的经历,重点放在老人现在的状态上,取舍之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D.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汪曾祺特色,文白夹杂,用词朴实,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清新平实中却有无穷韵味。
    8.汪曾祺在《揉面——谈语言运用》中说:“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本文题目中的“闹市”与“闲民”之间是如何“痛痒相关,互相映带”的?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9.文章结尾说“这是一个活庄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6.C(“并没有介绍”错,是没有详细介绍。“当年一定是一个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当时是否真的无忧无喜?也许是成为老人后才这样,汪曾祺也并不肯定,汪曾祺只是客观地记录了他的现在。)
    7.A(没有比喻修辞。)
    8.①“闹市”与“闲民”形成对比。外界生活热闹、繁杂,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②“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市之“闹”代表的是生机与繁华,儿女生活安定,粮价稳定,老人才能够保有这样的“闲”。(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
    9.①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②卓有智慧,看透世事。多变的时局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静。③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一种精致。(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6分。如有从生活习惯、心态、行为等角度提炼作答的,如合理,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
  • 下一篇: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
  • 【推荐文章】

  • 晚晴闻角有感

    【原文】 晚晴闻角有感① 陆游 暑雨初收白帝城,小荷新竹夕阳明。 十年尘土青衫色,...

  • 金陵怀古(其一)

    【原文】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

  •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原文】 临江仙 惠州改前韵 宋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

  • 终南东溪中作

    【原文】 终南东溪中作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

  •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原文】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

  •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原文】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

  • 【最新文章】

  • 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
  • 闹市闲民
  • 材料一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
  •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
  • 范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资警悟,八岁,能
  • 6月13日,中国商飞公司传出喜讯,他们自主研
  • 垃级
  • “美学”一词自打问世以来,就自带神私性。美
  • 晚晴闻角有感
  • 裴谞字士明,河南洛阳人。谞少举明经,补河南
  • 材料一:通过对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解到
  • 超人
  • 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了“和而不
  • 金陵怀古(其一)
  • 温纯,字希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