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写书

发布时间:2024年3月31日  更新时间:2024年3月3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3825  浏览:

【原文】
    写书
    所谓“写书”,就是从事学术研究。霍先生有句名言:“我的岗位工作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
    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要敢冒风险。自1958年开始,霍先生就因其出版的《文艺学概论》受到冲击。“文革”之初,又因发表《试论形象思维》一文,被点名批判,扣上“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帽子。抄家、游街、挨斗、扫马路、扫厕所,到最后关牛棚、劳动改造,这些都没能改变先生的学术个性。平反之后,他又写了《再论形象思维》的长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的精神追求,可用他的一句诗来概括:“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
    学术研究需要宽广的视野。霍先生曾在《“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的研究方法》一文中强调,“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就研究唐诗说,不应割断它与唐以前、唐以后诗歌发展的联系,尤其不应忽视唐诗与今诗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研究视野,他的研究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如《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直接溯源至先秦时代的《诗经·七月》,然后经陶渊明、王维等发展,中国的田园诗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田家乐”,二是“田家苦”,再通过对白居易田园诗的分析,认为白居易是“田家苦”线索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从《西厢记简说》到《西厢述评》,再到后来的《西厢汇编》,把《西厢记》有关的问题、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把研究结论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先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唐宋诗词,尤其是对杜甫、白居易予以特别关注。《青春集》中显示,在大学本科阶段,他就已发表七篇研究杜甫的论文,展现出青年学者的锐气和创新精神,此后对杜甫的研究更加深入。
    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除撰有《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如校注《滹南诗话》《瓯北诗话》《原诗》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等,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
    学术研究还要有广泛的交流。1982年3月,霍先生主持召开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名家云集,气氛热烈,当他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这次全国性的唐诗讨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这次会议上,程千帆先生给他题写斋榜“唐音阁”,从此,“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霍先生晚年仍然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译诗集》等系列著作。2010年霍先生90寿辰时,他亲自整理编撰的《霍松林选集》(十卷本)正式出版,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成就。
    写诗也是霍先生“写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少年时期写的抗战作品,如《卢沟桥战歌》《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八百壮士颂》等,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把自己的心声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特将先生列名于“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中,颁赠“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奖牌。
    霍先生的诗词创作,独树一帜,引领风气,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言:“松林之为诗,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绪密而思清。”他还呼吁当前的诗词创作必须求变求新,率先主张用新声新韵取代旧声旧韵,并用新声新韵创作七律。2008年12月20日,“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霍先生成为首次颁发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5位获奖人之一。
    书法也是霍先生“写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字就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书法家钟明善先生曾概括霍先生的书法特点:“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先生自撰、自书的《香港回归赋》等作品,气势恢宏,刚劲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海珠玑光简册,诗坛星月耀乾坤”,这是霍先生献给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的诗句,用来概括先生的学术风范也十分恰当。先生离开我们了,但“唐音”永存,他的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千古。
    (摘编自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2月22日第16版)
    相关链接:
    “如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不到重要作用。“(霍松林)(引自《访著名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

【问题】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松林认为“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研究唐诗,应注意它与唐前后诗歌的联系,也要关注与今诗发展的关系。
    B.霍松林《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指出:中国田园诗发展有两条线索——“田家乐”与“田家苦”,白居易是后者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C.霍松林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
    D.霍松林创作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因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被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上,程千帆为霍松林题写斋榜“唐音阁”,此后,“唐音”日渐享誉国内,声播海外。
    B.“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这两句诗概括了霍松林先生凛然正气,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精神。
    C.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
    D.文章引用的诗句、他人的评论等,突出表现了霍松林的风骨、才情与学养,起到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报道真实性的作用。
    E.本文题为“写书”,分别从文学研究、诗歌创作、书法等方面介绍了他的贡献与成就,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9.霍松林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做到“知能并重”,不做“两脚书橱”。他如何做到“知能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7.(3分)C(“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原因分析不周全)
    8.(4分)BC(B“孤芳自赏”理解不当。C“这表明古典文学研究要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才能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分析不当,应该说,这表明古典文学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并深入挖掘阐释,才能取得丰硕成果)(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4分)
    9.(5分)(1)“知”的层面:学术研究要有求真求是的态度,扎实的材料积累,有雄厚的理论素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2分)(2)“能”的层面: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深入,不断写作,要多方涉猎。(3分)(要求分别从“知”“能”两个层面简要分析,要点列述明晰;若笼统回答,最多不超过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好东西在哪里
  • 下一篇:吹笛
  • 【推荐文章】

  • 吹笛

    【原文】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

  • 哀郢(其二)

    【原文】 哀郢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②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原文】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

  •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原文】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

  • 塞上听吹笛

    【原文】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

  • 示侄佐

    【原文】 示侄佐① 杜甫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满谷山...

  • 【最新文章】

  • 吹笛
  • 写书
  • 好东西在哪里
  • 宋代是我国古代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与“经典
  • 哀郢(其二)
  •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
  • 材料一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
  •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3道有关“知识产权”的语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神奇的耳朵
  •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多彩、
  • 孙绰,字兴公。博学善属文,少与高阳许询俱有
  • 村庄是一蓬草
  •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
  •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