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理发师与罪犯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1日
作者:皮埃尔·贝勒马尔  文章ID:84217  浏览:

【原文】
    理发师与罪犯
    (法)皮埃尔·贝勒马尔
    一天,约翰·普列尔独自在理发店里读报纸,等待着可能的顾客。他虽然贫穷,可仍然是个绅士。他一页页地浏览,读到第三页时,嘴里不禁发出声。这一页是伦敦警察局发出的寻人告示:
    “我们寻找安格斯·肯齐,34岁,身高1米89,头发花白而茂密(但失踪后他会染发),髭须和络腮胡浓厚(但他会剪掉),眼睛淡蓝,鹰钩鼻。特殊标志:上颌有两颗金牙。此时,他可能待在伦敦地区。安格斯·肯齐因谋杀利物浦一名首饰店人员而成为罪犯……
    接下来,告示上是特别恐怖的杀人描写,告示最后说:“对于帮助逮捕罪犯的任何人,给予1000英镑的奖励。”
    约翰在遐想,告示中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可能让人染了发……可能让人剪掉了胡须……”那么若是他来到自己的理发店呢?1000英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用在理发店里他能做些事:买些较舒服的椅子,装修一下门面……
    约翰被门铃声吵醒,回过神来,才发现一位顾客进来了。他立即注意到那顾客有一头稠密的金黄色头发和非常浓厚的髭须、络腮胡。他急忙迎上去,帮来人取下外套。来人三四十岁的年纪,举止粗鲁,声音盛气凌人:“能给我染发吗?”
    约翰用响亮的声音回答:“当然,先生,这也是我的专长。”
    其实,他已有数月没给人染发。
    顾客的声音变得软和了些:“您知道,我的未婚妻不喜欢我的金黄色头发……因此我想,染褐色也许不错……”
    约翰给他系上白色围裙:“我想深褐色对你非常合适,先生。”
    顾客有点悻悻地补充一句:“我的未婚妻也不喜欢我有髭须和络腮胡……”
    理发师立即赞同,因为顾客答应额外付3先令。“你有一个方方正正的下巴,没胡须肯定好看些……”为了在气氛中增添一些愉快情绪,他补充一句,“女人,为了使她们高兴,我们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顾客对这传统的见解只是淡淡一笑表示赞成,约翰还是看到了他上颌的两颗金牙,金牙正处于那极弯的鹰钩鼻之下。他开始理发,又发现一件怪事:顾客的头发不是自然的金黄色,而是已染了发,肯定就在最近。事实上,这些头发有些是金黄色,有些是白色。头发是灰白色的……当约翰朝镜子瞧一眼时,心里在默默思忖:哦,那眼睛也是浅蓝色的……
    约翰强自微笑着。微笑是必需的,可以缓和一下气氛和考虑问题。
    肯齐——警察要寻找的杀人犯,在伦敦及郊区的所有理发店之中,选择了这家小小的理发店,这是事实。现在最重要的是,采取必要的行动。乍一看,他或许可以强行用这种或那种做法,将1000英镑收入囊中。比如,他可以紧握剃刀抵住对方的喉头,以坚定的口气说:“举起手来,安格斯·肯齐……”
    如果肯齐不举起手呢?如果进行反抗呢?约翰清楚地知道,他没有能力割死任何人,哪怕是一个罪犯。
    罪犯……报纸文章的细节又让他想起罪犯,特别是想起对受害人伤势的描述。记者说,肯齐是一个罕见的野蛮罪犯,有1米89那么高,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只一拳就可能击昏受害人,然后将受害人结果。他只有在所有剃刀之间进行选择了。
    这时,顾客生硬的问话声将他吓了一跳:“您在想什么?”
    镜子里,那人的眼光紧张地盯着他。约翰对自己的静默不语表示歉意。通常,理发师会和顾客讲话,这种不寻常的沉默应该是表现出了怀疑,必须随便讲些什么缓和一下气氛才行。
    体育运动?对,就说这个,这是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始终受人欢迎。
    “我刚刚在想那倒霉的板球……英国队无缘击败澳大利亚……”
    顾客咕噜一声,当作同意。约翰觉得他放松下来。应该继续控制他才行,不要使他怀疑。
    于是约翰开始评论比赛,一边自个儿讲,一边刮胡须……
    突然,顾客插话打断了他:“您听说一名在逃的罪犯吗?”
    约翰大吃一惊,但表面上做出有礼貌、感兴趣的样子。自我控制始终是他的主要品质之一:地道的绅士。
    “不,我真的没注意到。”顾客在观察约翰的细微反应。他搁在白色围裙下的右手轻轻地动了一下,肯定是在伸向他的口袋。
    “一个男的杀了利物浦一家首饰店的人员……您肯定知道的,它登在所有的报纸上”。
    约翰对自己不知情表示痛惜,顾客坚持认为他知道:“依您看,他能脱险吗?”
    问话有命令和威胁的口气。必须立即回答才行,不能讲错。约翰在这类事情中从来不会措手不及。
    “若问我的感觉,小伙子已越过大陆那边了。这时候,他应该正在巴黎消遣时光……”
    这下,顾客彻底放松了。约翰感到自己摆脱了危险。
    他一边谈些其他的事,一边尽快结束他的工作。顾客对剪的发型和染发表示十分满意,酬谢他足够的小费,走了。约翰等顾客完全消失后走到街上,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叫了一辆计程车。无疑,车程要花三四先令。这一投资,对赚取1000英镑来说完全值得。
    “去伦敦警察局,请……”
    对着警察,约翰极其平静地讲述刚才做的事。
    “我想,先生,当您知道安格斯·肯齐从今以后整个后颈上有绿色的头发时,这会便利您的工作。对,为了染发,为了得到深浅不同的颜色,我应用了我混合的几种染料在当时的情况下,我用了白色和金色的。当然,我小心避免在镜子里对他显现出结果。”
    几小时后,警察在伦敦的大街上逮住肯齐。
    约翰将1000英镑奖金装进口袋里。用这笔钱,他最终给自己做了一个真正的绅士衣橱,让他的理发店变得现代化,还重新油漆了门面,当然,是刷成绿色的。

【问题】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顾客走进理发店,约翰“立即注意到”那顾客的头发、髭须、络腮胡,这既是他的职业习惯,也是他对罪犯的敏锐反应和对1000英镑奖励的渴望。
    B.文中写罪犯“搁在白色围裙下的右手轻轻地动了一下,肯定是在伸向他的口袋”,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白顾客进门之后,约翰心里一直很平静:先是寻求方法得到奖励;继而是稳定肯齐的情绪,打消怀疑;最后巧施计谋,留下记号,不露声色把肯齐交给警察。
    D.小说情节安排环环相扣,在一张一弛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尤其是在二人的对话中,肯齐的两次发问,让情节陡然紧张;读者的心也被揪得一紧一紧的。
    8.理发师在与罪犯巧妙周旋的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约翰得到奖金后给自己买了绅士衣橱、漆了绿门面结尾,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

【参考答案】
    7.C(“约翰心里一直很平静”,分析错误,白当顾客进门之后,约翰心里就没平静过。虽然他遐想1000英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用在理发店里他能做些事”;然而,眼前的这位顾客跟警察局告示上写的是一模一样——罪犯安格斯·肯齐光临他的小店了。怎么办?约翰心里翻江倒海。)
    8.①既敬业,又专业:他招待周到,微笑服务,面对顾客提出的理发要求,他都迎合其意图。
    ②随机应变,沉着冷静:肯齐一发问,氛围骤然紧张起来,但约翰“开始评论比赛”,想引导话题,缓和气氛,调整彼此的关系。
    ③从容自信,机智勇敢:在被顾客怀疑的紧张的气氛,理发师运用自己的技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肯齐后颈的头发染成了绿色,给肯齐烙上了鲜明的记号。(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9.①在情节结构上,与前文多处形成照应:例如结尾把门面漆成了绿色照应前面“装修一下门面”。
    ②在人物塑造上,突显约翰的心理:“真正的绅士衣橱……当然,是刷成绿色”体现了约翰帮警察成功抓住罪犯,拿到奖励后的那种自得心理。
    ③在主题上,体现作者对普通人面对危险时依旧能保持从容优雅绅士风度的赞美。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人工智能AI目前在中国是大热门,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都
  • 下一篇: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异之
  • 【推荐文章】

  • 白帝城最高楼

    【原文】 白帝城最高楼① 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

  • 蝶恋花

    【原文】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①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

  • 送天台僧

    【原文】 送天台僧 贾岛 远梦归华顶注,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

  •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原文】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

  •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原文】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

  • 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原文】 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宋 陈与义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 贤士费怀思,不...

  • 【最新文章】

  • 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时晚成,宗族
  • 理发师与罪犯
  • 材料一:人工智能AI目前在中国是大热门,政府
  • 文明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类
  • 年少时读《水浒传》,总觉得林冲是一个【】的
  • 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渗透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
  • 材料一:《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
  •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
  • 白帝城最高楼
  •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
  • 爬墙虎
  • 按文化形态区分,人类的历史可以分为狩猎采集
  • 蝶恋花
  •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
  •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