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累进吏部郎
作者:未知 文章ID:84322 浏览:
【原文】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以张奭为第一。奭,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奭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间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既而乞骸骨,罢为太子太傅。未几,复拜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大行遗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閤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吐蕃犯京师,晋卿以病卧家,贼舆致胁之,噤不肯语,贼不敢害。帝还,拜太保,罢政事。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苗晋卿传》)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B.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C.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D.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B.乞骸骨:意指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也称“乞骸”。
C.冢宰:周时官名,亦称太宰;春秋时为执政的美称;后世也可指吏部尚书。文中“摄冢宰”即指暂代吏部尚书。
D.大行:古时皇帝初崩,尊谥未定,暂称大行,意指其德行大备无所不具;皇后初崩也可称为“大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苗晋卿在选才时怀有私心,未能做到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玄宗皇帝在花萼楼玩覆射时,不学无术的张奭暴露无遗,玄宗皇帝因此贬谪了张倚、宋遥、苗晋卿。
B.苗晋卿身为重臣,在危急关头没有表现出为国担当的品格。杨国忠向来嫉妒窦廷芝的声望,趁着窦廷芝弃守陕郡之时推荐了苗晋卿,但苗晋卿没有接受。
C.苗晋卿位居宰辅,对君主善言规劝,受到了特殊的恩遇。苗晋卿劝谏肃、宗代宗以国事为重,而不应辍朝治丧。代宗还为他开了宰相在小延英阁召对的先例。
D.苗晋卿面对吐蕃人,能保持气节,赢得了对方的敬服。面对吐蕃人的胁迫,苗晋卿缄口不言,吐蕃人敬重他,不敢加害;皇帝回京后由此升任他为太保。
13.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2)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参考答案】
10.B(3分)
11.C(3分)理由有二:第一,冢宰“后世也可指吏部尚书”的“后世”不严密,只在明清时期才有此指称,而这里的“后世”含有春秋以后的意思。第二,文章中有“摄冢宰”的“摄”,表明只是“协助”(摄政),而非“暂代”,不是实际担任的职务。
12.C(3分)
13.(10分)
(1)(5分)
苗晋卿拜见皇帝时,用年迈来推辞(1分),违背皇帝的旨意(1分),皇帝听任(1分)他退休(1分)回家了。
细则:翻译出“辞”“忤”、“听”、“致仕”各得1分,大意相近得1分。
(2)(5分)
元载未显贵时(1分),受到苗晋卿的知遇之恩(1分),元载这时正好任宰相(1分),因此婉言劝说有关部门改谥号为文贞(1分)。
细则:翻译出“显”、“为……所”、“方”、“讽”各1分,大意相近得1分。